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侗族新年风俗,侗族春节的风俗习惯

侗族新年风俗,侗族春节的风俗习惯

参考 其他 发布:2024-03-09 14:16:29

侗族新年风俗目录

侗族春节习俗是什么?

侗族春节的风俗习惯

侗族新年是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举行。在这个节日期间,侗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风俗活动,包括:。

1. 赶花山:在新年前夕,侗族人民会聚集在村庄的花山上,燃放烟火、唱歌跳舞,祈求平安、丰收和幸福。

2. 家庭祭祀:在新年的第一天,每个家庭都会举行祭祀仪式,向祖先祈求保佑,祝福家庭和平、幸福、健康、财富等。

4. 龙船比赛:在新年期间,侗族村庄的龙船比赛是一项传统活动,人们会组织龙船队伍,进行比赛,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勇气。

5. 民俗表演:在新年期间,侗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民俗表演,如打锣鼓、舞龙舞狮、唱侗歌等,以庆祝节日的到来,展示侗族文化的魅力。"。

侗族春节习俗是什么?

侗族的民俗节日”春节“。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祭拜活动演变而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

在春节期间,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数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多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接下来我介绍的是我们黎平侗族春节的独特习俗。

过年之前我们首先进行的第一个活动是‘杀猪’,猪是家里专门养来过年的,腊月27就把猪杀了给过年准备猪肉,还有剩下的就送一点给关系好的亲戚家里没养猪的,其他的就做腊肉和腊肠,喊来帮忙杀猪的人没有什么讲究,朋友和亲戚还有村里的人都可以喊来帮忙。

杀猪首先是用棒打猪,把猪打晕的差不多了,就按好猪拿刀割猪脖子,流下来的血要盆装,可以拿来做血红吃,把猪杀死了就拿火烧猪毛。

第二个活动是‘祭祀土地公公’要家里的长辈‘必须是男长辈’带家里的小辈去祭祀土地公公祈求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祭祀需要准备猪肉米酒糯米饭和鞭炮纸钱还有香带去土地公公的小房子祭祀,先烧香然后把猪肉米酒糯米饭拿出来给土地公公,跪拜祈求结束之后就放炮,祭祀活动就结束了。

第三个活动就到‘三十晚’了也叫年夜饭和团圆饭,这一天准备的东西很多,每个人都特别忙连小孩子都很忙,初一不能干活这一天就要准备过年这几天吃的菜和喝的水都要准备好,要把家里里里外外的卫生都要打扫了,脏衣服也不能留每个人都要洗澡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的,把一年的不愉快不好的运气都洗去,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男人们就要去鼓楼准备柴给过年做好准备,过年期间村里的老人和男人都去鼓楼向火,也有女人,大多数都是来我们村‘月也’的女人,自己本村的女人很进鼓楼,鼓楼是我们侗族人的建筑特色,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特色。

还有因为这一天所有外出的人们都到家了,都在这一天赶回来团圆,全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饭,所以‘三十晚’也叫团圆饭,团圆饭的菜多种多样,但必须要有鱼,因为鱼寓意年年有余,菜品丰富多彩都寄托了美好的寓意,光是吃菜都能吃饱了,一年的辛苦在这一天都值得了。

吃完饭看春晚守夜到12点就要放鞭炮和烟花,迎接新年的到来。

第四个活动就到过年了,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首先要在6点放炮迎接新年的开始,在这一天小朋友们很早就起床了,准备去拜年拿红包,刚刚起来要吃橘子,吃完橘子就要穿新衣服新鞋子去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可以去拜年了,每家每户的大门都开着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桌子上都准备着自家弄的侗果给来拜年的人吃。

到8点男人们就要带上自家准备的糖果和侗果去鼓楼祭拜,这时候女人们就在家里穿上侗家衣服,打扮好准备去鼓楼‘踩歌堂’欢欢喜喜的过新年,鼓楼一般是男人去的地方女人是很少踏入鼓楼除非有重要的事情或者和过年其他时间一般都不会去鼓楼的。

女人们穿好衣服就来鼓楼这边唱侗族大歌,男人就在鼓楼里面吹芦笙,唱侗族大歌要围成一个大圆圈手拉手的。

唱歌结束就回家去准备今天的午餐,洗菜的水不可以倒,要放到一个大盆去等到明天才可以倒,吃完饭也不能洗碗,因为初一不可以干活所以不能扫地不能洗碗也不能洗衣服洗衣服等这些事,吃饭之前要放炮后才可以开始吃饭。

到晚上还有节目表演,大家就在一起看节目交流,过年一方面也促进了村民们之间的感情交流。

一天过去了但过年并没有结束,一般要到初三之后过年才算过了。

第五个活动就到了去外婆家拜年,这一天大家都要去外婆家拜年,所以初二也很热闹,有外面来拜年的也有去外面拜年的,去拜年要带自己家弄的侗果和年糕去外婆家和外婆家关系亲近的亲戚,去拜年要穿上侗家衣服去拜年。

第六个活动‘月也’就是一个村子邀请另一个村子来他们村这唱歌吹芦笙。

这个是过年最期待的活动了,‘月也’促进了村与村之间的交流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感情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月也’一般要进行三天以上,然后另一村又邀请我们去他们村‘月也’,‘月也’是过年最热闹的事情了,它让年轻人们之间的交流更亲近更熟悉,一般过程是先要吹芦笙之后又唱侗族大歌,放炮结束之间就去吃饭,吃完饭就要拉客人了,一家拉一户,或者是拉几个年轻人去也可以的,小伙子们就可以去找姑娘们聊天了,这是在长辈们的允许下小伙子们可以和姑娘们聊天,大人们就在古楼‘踩歌堂’吹芦笙唱歌看戏进行‘月也’,小伙子和姑娘们就可以去寨子边上的花轿一起交流说话,这些就是我们过年要做的事情和进行的活动了。

以上这些活动就是我们黎平县侗族过年需要做的事情和进行的活动,民族特色浓郁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活动和蕴含了许多侗族的文化特色。

侗族春节的风俗习惯

侗族春节有吃“年更饭”,“年茶”,抢“头水”,“祭拜祖先”,“行年”等风俗。

侗族生活在湘、桂、黔边境,他们过春节,有大年和小年之分。

侗族称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又叫“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年边要回家探亲团圆。

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晚上,送旧迎新,灯火通宵,高高兴兴吃“年更饭”。

这晚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在本村寨互相串门、吃“年茶”。

吃“年茶”是很有趣的,那是各家的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等老人家敬并以后(意思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姑娘们便一起拿勺子舀水,舀到井里有白泡沫为最吉祥。

姑娘们用这一担水给客人和家里的人煮上香喷喷的油茶,这就叫做吃“年茶”。

新年初一凌晨,要抢“头水”当全寨响起一片迎春接福的鞭炮声时,后生们就飞快地挑起水桶,手举火把,冲向井台,打上一担水飞速地挑回家。

因这是新年的第一担水,所以叫“头水”。

侗族人把抢来的“头水”奉为吉祥圣洁之物,家家户户都遵守古老的习俗只抢一担水。

挑回来的“头水”,要专门贮放,不能用来洗东西。

只能做饭、炒菜,姑娘、媳妇们把“头水”煮沸,冲上糯米酿制的糟酒加荷包蛋,泡上芳香的侗家油茶,款待贵客。

据传:吃了头水煮的饭、炒的菜、泡的油茶,能消病去灾。

新年初一这一天,侗家首先是拜祭祖先。

姑娘们开门的头件事,便是相邀女伴,同到山崖水畔,去采摘映山红,采回家中,把一枝最美丽的映山红插到鸡笼上,献给雄鸡,以示报答雄鸡啼叫司晨之恩。

春节期间,侗族要走村串寨拜年做客,叫“行年”又叫“乡客”,是别的民族所没有的独特年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