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理发风俗,二月二龙抬头有理发的讲究,这个习俗从何而来?
日期 2024-03-09 参考 网络春节前理发风俗目录
春节前后几天理发比较好?
二月二龙抬头有理发的讲究,这个习俗从何而来?
春节前理发是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之一。人们一般会在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或正月初一到初三这几天去理发,以祛除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此外,理发还有另一个寓意,即“剪除晦气”,人们相信通过剪掉头发,可以剪掉自己身上的晦气和不好的运气,迎来新一年的好运和吉祥。
。
在过去,理发还有一些特殊的规矩,比如说不能在正月初四到初六这几天剪头发,因为这几天被认为是“三元复始”的日子,是万物重新生长的时候,剪头发会影响发财运和家庭和睦。还有一些地方会在理发时用红纸和红线包裹头发,以求红运当头、吉祥如意。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传统的规矩已经逐渐淡化,人们更多的是出于习惯和喜好去理发,而没有太多的讲究。"。
春节前后几天理发比较好?
最好的剪头发日子是在农历的二月初二。
因为“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
旧时淮安民间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春节前剃头理发到了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
二月二龙抬头,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也是这一原因,为取吉利在剃头中加“龙”字,叫剃“龙”头,以区别其它时间的剃头,但除此之外,每个月的逢初三、初六、初九也都是适合理发的日子。
正月不理发的缘由:
我国很多地方都认为正月剪头不吉利,究其原因,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正月理发死舅舅”,但这其实是个“误解”,没有科学依据。
关于“正月不剃头”这个习俗,坊间传言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清朝“剃发令”引发的“思旧说”。
话说顺治四年正月,满清颁布了剃发令,引起社会强烈的不满与反抗,这和汉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是冲突的,可毕竟改朝换代已经是事实。
汉人纷纷思念故国旧君,以正月不理发的方式来隐晦表达,称为“思旧”,以讹传讹,变成了“死舅”。
二月二龙抬头有理发的讲究,这个习俗从何而来?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传统意义上的“春耕节”。
按照风俗习惯来说,这一天,俗称龙抬头,人们通常会选择在这一天给孩子理发,以示吉祥。
二月是一年新的开始,意味着“头”,而二月初二又刚好是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去做与头相关的事——理发,除去旧的,迎接新的,也是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许。
一、剃喜头二月初二理发,寓意着理发去旧的意思。
给孩子理发,就叫剃喜头,就是借龙抬头的好日子,保佑自家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出人头地,一切顺利;大人在这天理发,就叫剃龙头,去旧迎新,希望新年有新气象。
二、正月不理发在旧俗里,正月里是不能理发的,无论大人小孩,正月里理发都是非常不吉利的。
久而久之,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也就是在春节前,都会理个发做个发型,一方面,是为了能漂漂亮亮的过年,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要应对不能理发的正月。
所以,大部分人在春节前理完发后一个月内都不会再去理发了。
而二月初二正好是正月的解禁日,人们积蓄了一个月的长发,到这天终于又可以去修理了。
三、祭祀龙神这个说法在我国北方比较盛行。
相传,在北方,每到二月初二,人们都会选择在清晨的时候,去河边或者井里挑水,然后回到家里点香上供,欲称“引田龙”。
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传统风俗里认为,龙为大吉之物,只有龙抬头,天才会下雨。
人们祈求雨水滋润万物,即有了二月初二剃龙头的传说。
二月初二龙抬头理发,对于人们来说,理发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想要讨个吉利,是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