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厚南节及风俗,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

厚南节及风俗,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

时间:2024-03-05 12时 来源 用户推荐

厚南节及风俗目录

少数民族的风俗有哪些

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

厚南节,又称“南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流行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厚南镇。节日时间在农历二月十六日。厚南节源于古时候的祭祀活动,后演变成了一种民间娱乐活动,现在已成为厚南镇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厚南节的主要活动包括龙舞、舞狮、舞鼓、舞仙女、踩高跷、打太平鼓等,还有花灯游行和烟花表演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舞龙”,舞龙队伍由十余人组成,其中一人扮成龙头,手持龙珠,沿着街道来回舞动,引领着队伍前进。舞龙队伍在行进过程中,还会与路上观众互动,让整个节日气氛更加热烈。

此外,厚南节还有一些独特的风俗,比如“抢糖果”,就是在游行队伍经过时,观众会向队伍投掷糖果,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去抢。还有“压路钱”,游行队伍在经过某些店铺时,店主会将一些钱放在路上,队伍会停下来领取这些“压路钱”。

总体来说,厚南节是一场富有乡土气息的传统节日,展示了岳阳地区独特的文化风情,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少数民族的风俗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风俗很多,布朗族的厚南节、塔塔尔族的古尔邦节、满族挂旗帜的习俗、白族的放高升、侗族的芦笙会,具体如下:

1、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在节日里,主要是相互泼水,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2、塔塔尔族

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

此外,塔塔尔族还有开斋节、圣纪节两大节日。

3、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

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启简丛,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

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4、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

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

5、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

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

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

1、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

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

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

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4、东乡族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族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6、怒族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7、塔塔尔族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

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

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8、壮族,铜鼓节。

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

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

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

其方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

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

比赛往往通宵达旦。

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

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9、侗族,花炮节,侗、壮、仫佬族传统节日。

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湖南通道等地。

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

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最为热闹。

主要活动是各村寨组织抢花炮。

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

抢到花炮则意味着吉利幸福,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

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五炮。

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

抢花炮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俗,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并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

中国各民族特色各异的众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