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尾牙节风俗习惯,福建莆仙人的头牙、尾牙的风俗

尾牙节风俗习惯,福建莆仙人的头牙、尾牙的风俗

时间: 2024-03-02 12:09:57 来源 会员推荐

尾牙节风俗习惯目录

农历腊月十六是什么日子

福建莆仙人的头牙、尾牙的风俗

1. 拜神祭祖:在尾牙节前,人们会先拜神祭祖,祈求平安顺利。

2. 吃饺子:吃饺子是尾牙节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团圆和圆满。

3. 发红包:在尾牙节上,老板或主管会发红包给员工,表示感谢和鼓励。

4. 猜灯谜:猜灯谜是尾牙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在灯笼上挂上谜语,猜中的人可以获得奖品。

5. 表演才艺:在尾牙晚宴上,会有员工表演才艺或节目,增加欢乐气氛。

6. 交换礼物:在尾牙晚宴上,人们会交换礼物,表示祝福和关爱。

7. 喝酒:在尾牙节上,也少不了喝酒的环节,但要注意适量,不要过度饮酒。

总的来说,尾牙节是一个团结、欢乐和感恩的节日,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享受团聚的快乐。"。

农历腊月十六是什么日子

农历腊月十六是“尾牙节”。

“尾牙节”是祭祀福德正神的日子,也就是祭拜土地公,称为“做牙”。

土地公是最接人间地气的神仙,护一方平安,保年年丰收,百姓为了感念土地神的恩德,在每月初二和十六都会祭拜土地神,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生日,称为“头牙”,腊月十六是一年中最后的“做牙”,因此称为“尾牙”,最为隆重。

尾牙节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如今在广东、福建等地依然盛行。

每年到了岁末年终之际,各公司企业都会举行聚餐联谊晚会,也称为年会、尾牙宴,一是做一个年终总结,二是感谢公司成员的辛勤付出,三十希望来年团结一心,更上一层楼。

“尾牙节”风俗

1、祭拜土地公

土地公是福德正神,保佑着一方百姓的平安和丰收,后来人们又把土地公神当财神祭拜,寓意求财保平安。

在过去,每年到了尾牙节,老百姓们会在自家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祭福德正神,祈求财源广进、五谷丰登。

2、收账

尾牙节也代表了新春的到来,到了腊月十六至腊月二十七也是年终总结的时候,各商家企业要进行年终扎账,老百姓要盘算今年的收入,所以这时该收的账要收回来,不然过了这个时间段再去要账,别人会觉得不吉利,不会给好脸色。

3、欠债还钱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都有提前消费的习惯,这也导致了入不敷出会欠债。

到了年终尾牙如果还有欠的债,最好自己自觉主动还给别人,如果赖着不给,不仅失去了做人的诚信,也破坏了自己新的一年财运。

福建莆仙人的头牙、尾牙的风俗

莆仙人有做头牙、尾牙的风俗习惯。

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二月二”,也称“头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俗称“尾牙”。

  “做牙”之说相当于地方方言里的“打牙祭”。

所谓“打牙祭”,在《现代汉语词典》注解说:“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偶而吃一顿丰盛的饭。

”在莆仙,整个正月虽有“丰盛的菜肴”,但却算不得“做牙”,二月初二才是一年中“做牙”的头一次。

在这一天,按传统惯例,各行业主于晚上办果、酒、香烛、“贡银”以祭神福余,后请雇佣伙友工匠们聚餐,未得邀请者,就意味着被“解雇”,所以称之为头牙,也称祭牙。

旧时,私塾学生要到学馆参拜先生,朝拜孔子(或文昌帝君,或三教先生),家长亦于此日送子弟入塾受教。

  做尾牙为腊月十六日,是一年中最后一次,故得名。

尾牙这日,各行业主略备酒菜,供奉神明“土地公”(大名叫“福德正神”)亦一饱百家口福。

礼毕,又在各家门口供家常便饭以祭“地基主”(房舍衔在地上的地神)。

开店的、做生意的、木工、泥水匠都要敬神“做牙”,家有雇佣做工的,户主要办简便的酒席宴请做工的饱餐一顿,以借“做尾牙”犒尝和辞退雇员。

被辞退的雇员在饱餐之后就得离开,算是特别“礼送”待遇。

现在一般用礼品或“红包”作为谢送。

  为什么会形成“做牙”习俗节呢?从时间上看,三月初二是传说中“土地公”(即“福德正神”,另有“社公”、“后土”等俗称)的生日,所以头牙主祭“土地公”。

之所以主祭土地公,源于远古农耕时代。

在我国,春天实际上开始于农历仲春二月,考试大提供,在这个月中,寒冷逐渐减弱,东南风徐徐送来暖流,树木缓缓地抽发新芽,而紧张的播种和插秧等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莆仙位于南方闽中,气温稍高,二月已可播种、插秧。

旧时农民认为农田林果收成好坏与土地神有很大关系,因此,以祈丰年、祭社神为主题的春社节也就被安排在这个月。

由于中国古代又有以重日为节的习尚,所以,二月二实际上很早就被作为春社节。

近世,汉族多以二月二为土地神的诞辰,故春社祭祀“土地公”也就定在二月二。

  春社的祭祀对象原来主要是社神,社神是土地公人格化。

社神不止一个,且分有待级。

在古代传说中,一国有一国的社神,一邑有一邑的社神,一乡一里也有各自的小社神。

社神即土地公。

就其外延而言,是一个集体名词,是各地大小土地公的总称。

在莆仙民间信仰中,各乡村、各区域甚至各屋舍的地基都有各自的“土地公”,因而“土地公”的祭祀非常普遍。

尤其以“商工之家”和乡村为盛,甚至“田头田尾土地公”都无所不在。

因此,人们在“土地公生日”都要办果、酒、香烛、“贡银”到田头园头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且莆仙村民雇佣木工、泥工、石工等兴建某项工程时,开工之日,备办果品酒肴祭神,燃放鞭炮,称为“动工”。

而村民凡有雇请工匠做工的人家,户主于农历每月初二日、十六日,备办祭品祀神,晚上办酒席请工匠“做牙”。

考试大我,逢年头牙、尾牙尤为隆重。

酒席规格视工程规模而定,少者10道菜、多者12道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