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正月有什么风俗,温州的风俗是什么?
时间 2024-02-28 12:48:07 参考 开源网站温州正月有什么风俗目录
温州民俗是什么呢?
温州的风俗是什么?
温州正月有许多传统的风俗,包括:。
。
1.祭祖:在正月初一或初二,家家户户都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或祠堂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
2.放烟火:在正月期间,人们会放鞭炮、烟花等,以驱逐邪气、庆祝新年。
。
3.贴春联:在正月初一前后,人们会在门口贴上春联,寓意着迎接新年、祈求平安和幸福。
。
4.吃年夜饭:在除夕夜,家人会团聚一起吃年夜饭,象征团圆和幸福。
。
5.游春:在正月期间,人们会到公园、街头、庙会等地游玩,欣赏花灯、表演等活动。"。
温州民俗是什么呢?
温州民俗:
1、正月灯
农历正月,辞旧迎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度春节。
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的活动最热闹,各式民俗灯艺纷呈辉映,可谓“万家灯火不夜天”。
2、二月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温州人习惯叫鸢。
农历二月,风和日丽,正是孩子们野外放风筝的好时光。
3、三月麦秆作吹箫
农历三月,正是农家麦子收成时节。
孩子们凭着自己灵巧的小手,将晒在路旁的麦秆芯折成一段,放在嘴里当箫吹,居然能吹出悠扬的声音来。
4、四月四做做戏
农家最闲是四月。
所以在这个时节,剧团都纷纷下乡演出。
孩子们也最喜欢跟随大人去看戏,凑热闹。
5、五月五过重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民间传统的端午节,温州人俗称“重五”。
民间过重五节,不仅要吃粽子、吃鸡蛋、插菖蒲,还有一项非常热闹的活动,就是划龙舟比赛。
6、六月六洗垢蹉
意谓在这一天是人们洗头、洗浴的最好时光。
又因为农历六月份日照时间最长,老百姓纷纷把去年底过冬的棉被拿出来晒太阳,防止发霉。
7、七月七巧食喜鹊啄
农历七月初七,是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这一天,温州家家户户都有吃巧食的习俗,而且把巧食放在屋脊上,让喜鹊来啄,以此来纪念鹊桥会。
8、八月八月饼馅芝麻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外的亲人都千方百计回家过节,而家人都要早一个星期把芝麻月饼做好,等待合家团聚,边吃月饼边赏月。
9、九月九登高送娘舅
九月九是重阳节,是象征老人幸福、长寿、安康的节日。
过去每当重阳节,孩子们有送“登高”敬献娘舅的习俗。
“登高”似“九层糕”,是用糯米粉制成的糕点。
10、十月末水冰骨
农历十月底,手伸到水里已经有刺骨的感觉了。
这段时间多为阴天,感觉冷飕飕的,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开始了。
11、十一月吃汤圆
农历十一月迎来冬至,温州人又叫“冬节”,温州人历来有吃汤圆、吃麻糍的习惯。
汤圆吃过又大一岁了。
12、十二月糖糕印状元
农历十二月,温州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糖糕过新年。
一些人家还专门做了印着当官做状元图案的糖糕,赠送给亲戚邻里,互讨吉祥。
温州的风俗是什么?
温州的风俗有:
1、正月灯:农历正月,辞旧迎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度春节。
尤其是(又称灯节)的活动最热闹,各式民俗灯艺纷呈辉映,可谓“万家灯火不夜天”。
2、二月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温州人习惯叫鸢。
农历二月,风和日丽,正是孩子们野外放风筝的好时光。
3、四月四做做戏:农家最闲是四月。
所以在这个时节,剧团都纷纷下乡演出。
孩子们也最喜欢跟随大人去看戏,凑热闹。
4、五月五过重五:农历五月初五是民间传统的端午节,温州人俗称“重五”。
民间过重五节,不仅要吃粽子、吃鸡蛋、插菖蒲,还有一项非常热闹的活动,就是划龙舟比赛。
5、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农历,是民间传说中的日子。
这一天,温州家家户户都有吃巧食的习俗,而且把巧食放在屋脊上,让喜鹊来啄,以此来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