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蒙古族的过年风俗200字,蒙古族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蒙古族的过年风俗200字,蒙古族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参考 未知 2024-02-28 13:50

蒙古族的过年风俗200字目录

蒙古族春节风俗

蒙古族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蒙古族的过年风俗十分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蒙古年节”,也叫“那达慕大会”。这个节日一般在农历六、七月间举行,持续三天。在这个节日里,蒙古族人会进行各种传统的活动,如马术比赛、摔跤比赛、歌舞表演等。

在蒙古族的传统中,过年还有吃饺子、贴窗花、守岁等习俗。蒙古族人过年时,一定要吃饺子,而且饺子的馅料一般都用牛肉或羊肉。在家里,他们会贴窗花,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在除夕夜,蒙古族人还要守岁,家家户户都要点燃烛火,等待新年的到来。

总之,蒙古族的过年风俗非常丰富多彩,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蒙古族春节风俗

1、蒙古族“白节”吸收汉族习俗——包饺子。

关于蒙古族春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达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

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

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

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

据史书中的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

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

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

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

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2、蒙古族春节习俗——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

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

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

这一夜灯火通明。

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

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

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3、蒙古族春节习俗——汉族习俗。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

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

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

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

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

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

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4、蒙古族春节习俗——“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蒙古族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蒙古族春节习俗一: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

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

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

这一夜灯火通明。

蒙古族春节习俗二:拜年

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

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

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蒙古族春节习俗三:“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蒙古族春节习俗四: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

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

蒙古族春节习俗五:初一吃饺子

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意,又因饺子的形状像元宝,煮熟端上来象征“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