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福州过年风俗,福建春节的习俗

福州过年风俗,福建春节的习俗

2024-02-28 参考 其他

福州过年风俗目录

福州春节民俗怎么过?

福建春节的习俗

1. 贴春联:在大年三十贴春联是福州过年的传统习俗,春联一般都是写有吉祥话语。

2. 烧香拜祖:在大年三十,福州人会去祖先牌位前烧香拜祖,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3. 吃年夜饭: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福州人也会在大年三十晚上家庭团聚,共享年夜饭。

4. 爆竹:放爆竹也是福州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在大年三十晚上和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放爆竹、烟花庆祝新年。

5. 看戏:福州人在过年期间也喜欢看戏,尤其是闽南戏,一些剧场会为观众们上演不同的戏剧节目。

6. 逛庙会:在过年期间,福州的许多庙宇都会举行庙会,人们可以品尝传统美食,欣赏表演和做功德。

7. 挂灯笼:在过年期间,福州的街道和巷子里会悬挂各种灯笼,营造出喜庆的氛围。"。

福州春节民俗怎么过?

福州的春节习俗富有浓厚的闽东风情,与闽南人不太一样,且跟北方人的春节习俗相比更具有自己的特色。

福州过年习俗有哪些?福州人是怎么过春节?身为福州人,看到这么多的习俗你会倍感亲切。

不是福州人的话,也可以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

筅堂(扫房)。

福州地区在春节前的“腊月十五”后,就开始打扫屋宇房舍了,福州人称之为“筅堂”的习俗。

尾牙。

“尾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最亮的月牙,是|商家|特有的节日。

这一天,商家要设宴款待辛苦了一年的员工,向他们表示感谢,并向学徒们发“鞋价”。

单位发“年货”此俗至今仍延续,特别是台湾地区。

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为“祭灶”,也是福州祭祀灶神的节日。

福州祭灶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百姓二十四日祭灶,水上人家二十五日祭灶。

“祭灶”要供灶糖、灶饼,按传统,灶糖灶饼是外公外婆送的。

有几个外甥就送几包,还要加“花面壳”。

分年。

祭灶后,春节便拉开了帷幕,廿五日后开始蒸年糕,置办年货,备鸡、鸭、鱼、肉、酒等,祭祀祖先、天地神,谓之“分年”。

送年。

亲友间互赠年礼,曰“送年”,节日气氛日浓。

女儿女婿向岳父母送年礼,谓之“送年”。

特别在女儿出嫁头一年,临近春节年关,女儿女婿要向娘家送年礼,出嫁的女儿要与女婿一齐,向父母送年礼,其中有一床“糖裸”(年糕),一双“草鱼”或“鲢鱼”,一只“骹柄”(猪蹄),一只红鸡角(公鸡)及福桔等,表示女儿女婿孝顺父母,感谢养育之恩,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大池鱼”“草鱼”或“鲢鱼”寓意“年年有余”,“福桔”吉祥如意。

父母收年礼后,回送给外甥灶糖灶饼,花面壳纸做的面具等,富含民间亲情。

现在多以现金以示孝敬。

做岁(除夕)。

即农历十二月最后一晚,福州俗称“三十暝晡”(大年卅日、小年廿九日),春节正式开始。

是夜,红烛高烧,合家欢乐,共饮晚宴,谓之做岁。

既年夜饭,围炉团坐,通宵不寐,谓之“守岁”。

再拂厅与堂,燃红鞭炮,煮隔年饭。

“隔年饭”以木制蒸饭甑装盛,围插朱筷十双,贴红纸,扎红绳,撒“五子”(红枣、花生、瓜子、桂圆子、栗子),摆于厅堂案桌。

家中门户、箱笼家具、贵重器皿,皆覆“金银纸箔”,象征金银财宝多到溢出,象征明年发大财。

三十暝晡一般要洗澡,因为初一要少做事,也不能洗澡。

旧时,三十暝晡是债主讨债的日子,故称年关。

旧时欠债不能过年。

家住城外的债户跑到后洲尚书庙,家住城内的则跑到城隍庙看戏躲债。

初一。

早上要放鞭炮,然后祈年、饮屠苏(一种药酒)、序拜(即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

有的人家还要却荤食(吃素)。

早餐大多吃太平面(线面加俩蛋),以象征一年太平。

这天不煮新饭,吃昨晚做好的“隔年饭”。

人们见面要互道“恭喜发财,合家平安”等语。

这天忌扫地倒垃圾、扫地、洗澡、用刀具、讲晦气话,一般也不吃稀饭,不出远门,晚上要早睡,俗称“斗夜灯”,比谁睡得早。

清人吴继筠《福州岁时竹枝词》:“簇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

初二。

福州俗称“女婿日”,是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并在女方家里吃饭。

初三。

亲族邻里间互相拜年。

初四。

开假日,迎接灶君回銮视事,也称“接神日”,店铺都在这天放鞭炮,开门迎业。

初五。

入学日,旧时入学弟子在这一天拜见老师,称“上斋门”。

初七。

人日,福州俗称“人补命”,民间要取七种菜做羹,叫“七宝羹”,晚上要共食年糕,煮太平面,以表延年益寿。

送灯。

初七送灯日以后,大街小巷都能见到亲家舅扛着甘蔗,蔗上挂着花灯,往姐姐婆家送灯的情景。

福州地区一般从正月初十至元宵节都进行与花灯有关的活动。

做父母的把花灯送给出嫁的女儿。

花灯由小舅子送去,所以称“亲家舅送灯”。

春节亲家舅(小舅子)送灯,在福州城乡十分流行。

送灯即送“丁”方言,外婆给外甥送灯,就是祝福女儿生子添丁。

人丁兴旺。

娘家给婆家送灯,大多由亲家舅(小舅子)送。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

福建春节的习俗

福建过年风俗有如下:

1、福州:出门拜年之前,必须先祭天。

根据传统这天福州人还要吃一碗太平面——用红糟鸡鸡汤泡的面线,面里还要加两个鸡蛋。

2、闽南: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3、莆田兴化:至今沿袭着“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的习俗。

4、宁德:凡年六十以上整岁者皆摆酒席恭请亲友会宴,谓之“做寿”。

5、三明: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姜红糖茶先吃“甜头”;将乐某村群众还有到水井、溪边争挑第一担水之习俗,叫“考头水”;大田畲族妇女清早要先到河上游“汲新水”,小孩要到竹林里摇竹子,以求“快快长大”。

6、闽西客家:家族聚居的大楼里,先请最有福气的人开大门,说“开门大吉”,走出大门又说“脚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长挂鞭炮,佳佳打开厨房门,放鞭炮,说好话。

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