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二十四节气风俗习惯,二十四节气的民间习俗:贺冬文化知多长

二十四节气风俗习惯,二十四节气的民间习俗:贺冬文化知多少

来源 用户推荐 时间2024-02-26 06时

二十四节气风俗习惯目录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都有什么相关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的民间习俗:贺冬文化知多少

2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每个节气有哪些讲究?

1.立春:吃春饼、放爆竹、祭灶等。

2.雨水:祭水、祈雨、喝雨水等。

3.惊蛰:吃春笋、爬山、婚嫁等。

4.春分:祭祖、扫墓、吃春饭等。

5.清明:扫墓、祭祖、踏青等。

6.谷雨:种植、祈雨、喝茶等。

7.立夏:纳凉、吃菠萝、婚嫁等。

8.小满:吃野菜、晒谷、祭祖等。

9.芒种:插秧、祭祖、喝新茶等。

10.夏至:吃饺子、晒太阳、祭祖等。

11.小暑:吃西瓜、清凉沐浴、游泳等。

12.大暑:热带水果、避暑、烧香祈福等。

13.立秋:吃秋葵、插秧、祭祖等。

14.处暑:吃茄子、饮酒、看戏等。

15.白露:吃葡萄、采菊、祭月等。

16.秋分:烧香祭祖、吃月饼、爬山等。

17.寒露:喝菊花茶、采莲、收葡萄等。

18.霜降:吃柿子、烤红薯、祭祖等。

19.立冬:吃饺子、腌肉、祭祖等。

20.小雪:吃火锅、取冬菇、祭灶等。

21.大雪:滑雪、做雪人、煮糖藕等。

22.冬至:吃饺子、烤肉、祭祖等。

23.小寒:吃糖葫芦、烤鱼、祭祖等。

24.大寒:吃羊肉、煮汤、祭祖等。"。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都有什么相关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民间习俗:贺冬文化知多少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

  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

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庆贺冬至节。

宋周密《武林旧事·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于九街。

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

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

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元马臻《至节即事》诗之一:“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与(农)谚语

1.

立春

农谚说: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2.雨水农谚说: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雨水惊蛰寒,芒种水淹岸

”。

3.惊蛰农谚说: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一犁土,春

分地气通

”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雷打惊蛰前,

四十九个阴雨天

4.春分

农谚说:

春分甲子雨绵绵,夏至甲子火烧天

春分有雨家家忙,

先种瓜豆后插身

春分种菜,大暑摘瓜

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

冻了春

分,才有夏雨

5.清明

农谚说:

清明竹笋出,谷雨笋出齐。

光清明,暗谷雨。

植树

造林,莫过清明

6.

谷雨

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7.立夏农谚说:

立夏日晴,蓑衣头笠随身行。

立夏不干,干死鱼虾

8.小满农谚说

四月八日晴,油菜麦子长两层;四月八日落,油菜麦

子光壳壳

9.芒种农谚说:

过了芒种,

不可强种。

芒种火烧天,

夏至雨涟涟。

种雷声大,定是大旱

10.

夏至

农谚说: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

夏至风西南,路上

水成潭。

夏至见晴天,有雨在秋边。

夏至雾茫茫,洪水漫山岗

11.小暑农谚说:

小暑南风十八朝,

吹得南山竹叶焦。

小暑头上一声雷,

四十五天野黄梅

2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每个节气有哪些讲究?

“二十四节气”是由我国古代的人们以黄河流域的天象、以及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将太阳一年运动的轨迹均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中国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都有每个节气的讲究,下面举例其中一些节气的讲究。

清明

清明节我们又称之为:踏青节、祭祖节等,因此在清明节当天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祭司,这一天出门在外的游子们都会回到家乡去祭司已逝的亲人,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再就是踏青,去有山有水的旅游圣地一家人亲近自然享受一家团聚所带来的喜悦。

寒露

寒露时天气开始慢慢转凉,是秋收的好日子,东北的水稻,大豆,花生等一些农作物成熟,农民开始张罗起来割水稻,打大豆,热闹非凡。

此外也是登高的好时节,天气由热转凉,亲朋好友的组织一起登高望远。

小雪

“小雪”节气我国有做腊肉习俗,由于小雪一到,气温急剧下降,不少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过年的时候可以吃上丰盛的年夜饭。

除此之外“小雪”节气在农村,由于天气原因,外面的农活暂时休息,妇女开始做手工劳动,纺织,绣花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