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节日由来及风俗,西方的节日与习俗
发布 2024-02-19 参考 网络转载西方传统节日由来及风俗目录
外国节日习俗
西方的节日与习俗
万圣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外国节日习俗
1、万圣节前夜
万圣节 的许多活动都与迷信有关。
万圣除夕的前一星期,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始准备鬼怪面具和望而生畏的服饰。
入夜(万圣除夕),当打扮得狰狞可怕的孩子们出现在家长面前时,家长要表示害怕,这样孩子们会感到很快活。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
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
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
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
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
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客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不给糖就捣蛋,就是以万圣节为题材的儿童恐怖片。
2、复活节
西方国家的复活节有各种风俗。
比如,有的在复活节那天里烧毁犹大的模拟像,他是背叛耶稣的一个门徒。
在忏悔日里,基督教徒要去教堂仟悔以赎罪、复活节星期一(Easter Mon-day)是复活节庆祝活动的高潮。
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每年这天都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游行。
有些西方国家在这天还要举行传统的“滚鸡蛋”活动。
复活 节前40天称大斋期(Lent)。
3、感恩节
在风俗习惯上,美国和加拿大基本一致,食俗有:吃烤火鸡、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甜山芋、玉蜀黍;活动有:玩蔓越桔竞赛、玉米游戏、南瓜赛跑。
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集体活动,并有相应的假期2天,在远方的人们都会回家与亲人团聚。
现在还形成了豁免火鸡、黑色星期五购物等习惯。
感恩节的晚宴是美国人一年中很重视的一餐。
这一餐的食物非常之丰富。
在餐桌上,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
4、退伍军人节
美国仍在退伍军人日为和平举行感恩活动,活动包含了庆祝仪式及演讲,而在当天早晨十一点,大多数的美国人会默哀片刻,以向当年为和平而战的勇士们致敬。
然而在美国参与越战后,节日活动的重点开始有所转变。
军人的游行与仪式减少了,退伍军人们聚集在华盛顿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前,为他们在越战中倒下的亲朋好友献礼和致哀。
而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子女的家庭更加盼望和平的到来,亦希望能避免未来所有可能发生的战争。
5、圣诞节
圣诞卡(圣诞卡片)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
圣诞节这天,指出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只有以和平与仁爱的言行达成。
寄赠圣诞卡,除表示庆贺圣诞的喜乐外,就是向亲友祝福,以表怀念之情。
尤其对在孤寂中的亲友,更是亲切的关怀和安慰。
还有圣诞袜,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大小不拘。
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礼。
参考资料:
西方的节日与习俗
万圣节: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
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不过这一天的气氛却远不像它的名称那样让人听上去就“毛骨悚然”。
每当万圣节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
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表演魔术或者给糖果”的恶作剧 感恩节,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后来人们常在这一天感谢他人。
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
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是美国国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国式的节日( holiday ),它和早期美国历史最为密切相关。
加拿大的感恩节则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的哥伦布日相同。
复活节——复活节发生在过了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原是纪念西亚异教神明巴力的同父异母妹妹亚斯塔路降生的日子,亚斯塔路也是巴力的情妇。
相传巴力得知妹妹亚斯塔路生于一枚天鹅蛋中,就去灌木中寻找;找到了,就抱在怀里孵化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长大后成了一个美女,和巴力同居,后来在巴力危难之际还救过巴力一命。
英语单词Easter的词源就是亚斯塔路。
而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复活节只是一个人们享受美好春光的普通节日。
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比复活节彩蛋或巧克力蛋更重要的了。
复活节早上,有的家里把早餐用的蛋分放在几个盛有不同颜色的植物染料的锅里煮,这样端上来的蛋不再是白色或浅棕色的,而是黄色或粉红色,蓝色或绿色的。
当然,染料是不会渗透到蛋壳里去的。
万圣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由来: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11月1日。
传说公元前5五百年,那时的凯尔特人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
而活着的人惧怕死魂,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灭炉火、烛光,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魂吓走。
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风俗:在万圣节这天,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挨家挨户地敲门,索要糖果。
各家各户也会买来南瓜,经过雕刻,在里面放上蜡烛,从而变成“南瓜灯”。
“咬苹果”也是万圣节非常好玩的游戏,要求参赛者从一个装满水的大盆中用嘴叼出苹果,最先叼出苹果的选手获胜。
万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
在中文里,常常把万圣节前夜(Halloween)讹译为万圣节(All Saints Day)。
为庆祝万圣节的来临,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向逐家逐户地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
万圣节——南瓜灯的来源
南瓜灯源于古代爱尔兰。
传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
在万圣节当日,他设圈套将魔鬼困在一棵树上,他不许魔鬼下来,直至恶魔答应永远不让他住在地狱。
Jack死后,因他不相信神,他不能进天堂,而魔鬼也不让他入地狱。
为了协助Jack找到回人间的路径,魔鬼给了他一块燃烧的炭,Jack将这燃烧的炭放在他以大红萝卜雕刻成的一个灯笼内,这第一个“Jack的灯笼”,帮助找寻他的路径回爱尔兰,但他从没找着,于是他永远带著灯笼流浪人间。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
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更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儿。
以上内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