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内蒙的风俗,蒙古民俗民风(简短)介绍
发布:2024-02-17 12:10:48 来源 网络有关内蒙的风俗目录
内蒙古风俗有哪些?
蒙古民俗民风(简短)介绍
内蒙古的风俗概括
内蒙古风俗有哪些?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
预约的客人,不论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
当您来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会到草原上的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为这是蒙古族从古到今的传统。
当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宾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侧。
一般来了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的位置上。
蒙古民俗民风(简短)介绍
蒙古民俗民风: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
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
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内蒙古的风俗概括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迎宾礼节。
预约的会客,无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接客人。
待客。
这里的主人首先给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茶食为压饥解渴,有的还做面条,让客人们少吃一点垫个频祝?然后敬酒。
还有神奇的蒙古包。
如果说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则是大海中的点点白帆。
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d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运。
蒙古族还有华丽的民族服装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潢精美。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