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六的风俗,中国传统习俗:过年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分别干什么?
时间 2024-02-16 10:33:57 参考 共享网站初一到初六的风俗目录
过年初一到处六有什么讲究啊
中国传统习俗:过年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分别干什么?
从除夕到初六有哪些明俗
过年初一到处六有什么讲究啊
1,正月初一早晨,开门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拜年。
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2,正月初二中午要吃馄饨
3,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禁食米饭
4,初一到正月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5,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大小店铺从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
此日为财神圣日,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
即五路神--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6,正月初六"送穷" 特色的岁时风俗。
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
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
中国传统习俗:过年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分别干什么?
千家万户乐团圆,男女老少笑开颜 瑞雪纷飞庆新春,老规矩祖辈就传到今天 大年初一起得早,见面就问过年好 警个礼微微笑,压岁钱我不要 大年初二特别特别忙,逛完公园逛商场 手提灯笼亮堂堂,秧歌队里捉迷藏 千家万户乐团圆,日子一步就一层天 辞旧迎新又添福,老规矩祖辈就传到今天 初三会友摆酒席,初四结伴看大戏 初五的饺子捏共花边,十五的元宵滴溜溜的圆 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团圆圆就是年 吉话说多没人闲,我给各位拜个幸福年 春节晚会人人都爱看,我给各位拜个幸福年 祝大家大吉大利大富大贵大喜大顺天天象过年 千家万户乐团圆,日了一步就一层天 请采纳~~~~载歌载舞迎新春,欢天喜地过大
从除夕到初六有哪些明俗
1、除夕:除转眼夕夜围炉庆团圆
每到除夕之夜,不论官宦庶民,都围炉而坐,通宵达旦,一夜不眠,称之为“守岁”。
除夕吃年夜饭、饮屠苏酒也是必不可少的风习。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宿岁饭”。
北方人吃年夜饭一定得有饺子,有“更年交子”之意。
南方人则多吃年糕。
饺子呈元宝形,年糕有“年高”之谐音。
2、初一:年初一开春吉祥
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是要让家里的日用器物“休息”,具体来说就是不干活。
也是让劳碌了一年的人们好好休息。
3、初二:年初二回门是喜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饭住下,俗称“住娘家”。
4、初三:在家食贡品
民间风俗这日称为“穷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的民间习俗。
这一天又称“赤口日”忌串门,人们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外出遇到就会容易引起与人有口角之争执。
5、初四:年初四祭财神
正月初四这天称为“羊日”,即羊的生日,传说中天上诸神下界的日子。
准备香烛、食品、水果等供物,摆好香案,点燃祭纸和纸制的神马,燃放鞭炮,就象征请诸神骑马下界了。
民间把这种仪式用于接神,表达对上天诸神的尊重。
6、初五:走访拜年
正月初五古称“牛日”,即牛的生日,又说是“破五节”和“送穷日”。
民俗说破五前有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7、初六:上班了
正月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
初五穷气送出门,初六下田备春耕,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耕作或者做生意。
现在许多商户也将初六选为新一年开张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