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蒙古有哪些特色风俗,蒙古族的风俗是什么

蒙古有哪些特色风俗,蒙古族的风俗是什么

发布:2024-02-09 12:31:53 来源 共享网站

蒙古有哪些特色风俗目录

蒙古族人民有哪些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是什么

蒙古族人民有哪些风俗习惯?

1、背弓挂箭,蒙古族婚俗之一,解放前蒙古人结婚时,新郎要带弓,骑马启程。

到了女人家,拿起弓箭,放在蒙古包的西南方。

第二天回去的时候打。

2、长帽子,也叫抢帽子。

通常送亲会设法把娶亲人的帽子抢下来,挑在马鞭上,或扔到地上,让新郎从马上下来捡,以影响其行速。

娶亲者互相袒护,不让送亲者抢帽子。

一路上,你追我赶,互相嬉戏。

3、献肌肤,常用于迎送、送礼、敬神、拜年及喜庆时,表示敬意和祝贺。

这个礼仪自古就有。

据《马可·波罗纪行》记载,蒙古族“在正月将金银玉石制成的礼物与白绢一起奉上”。

4、递鼻烟壶,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的古老习俗,为了在蒙古包里待客,殷勤好客的主人,总会拿出一个精致的象瓷瓶一样的小壶,供客人闻。

5、血祭是把自己养的牛、马、羊杀了,供奉在姑姑面前。

这种祭法自古以来就有,现在到处都在举行。

蒙古族的风俗是什么

1、交通习惯

蒙古人传统的交通运输手段主要有畜牲和车辆两种。

畜牲主要是马和骆驼,车是勒车。

2、节日庆典

蒙古族的新年(农历年):是农历正月初一。

纪念祭:阴历3月17日。

那达慕大会:旧历7 ~ 8月。

姨妈日:阴历7月13日。

3、节日风俗

(1)祭汗:祭祀天帝的“腾格里汗”是蒙古族的节日之一。

祭天有传统供奉的“白祭”和宰羊血祭祀的“红祭”两种祭法。

近代东部盟旗的民间祭天活动,多在7月7日或8日举行。

(2)祭火:祭火分为年祭、月祭。

年祭按阴历举行,在长辈的主持下将酥油、白酒、牛羊肉等供品投入火中,感谢火神的庇护,祈求来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月祭在每月的1号和2号举行。

其他有关火的禁忌也反映了蒙古人对火的崇敬。例如,不要往火上泼水,不要用刀棍乱点火,不要在火上吐痰等。

(3)敖包节:敖包节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的时候举行。

在地面开阔、视野开阔的山的高处,用石头垒起一座圆形的塔,塔上插着印有经文的布和家畜的毛角的长杆。

这时,要供奉熟牛羊肉,司主持人说祈祷的话,男女老少都要礼拜祈祷,祈求风调天晴,人畜平安。

祭祀仪式结束后,举行赛马、射箭、相扑等比赛。

4、结婚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

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婚姻。

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的社会大半是抢婚制。

例如,成吉思汗?汉父娶阿秃为妻是抢婚。

聘婚是婚姻的一种形式。

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

掠夺婚制度的痕迹。

在部族之间的战争中,掠夺婚和抢婚的现象屡见不鲜。

5、禁忌

(1)、日常生活禁忌:骑马的蒙古人开车时,不要惊吓家畜群。门前有篝火,或挂有红布等标记,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禁止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自杀吃动物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

葬礼时忌红色和白色,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避免在火盆上烤脚、鞋、袜和裤子等;参观寺院的经堂、供殿时,禁止吸烟、随地吐痰、乱打法器、佛经、佛像以及大声喧哗。

(2)、忌火:蒙古人崇拜火、火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魔的神圣之物。

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在火炉上烤脚是禁忌,也不允许把靴子和鞋子弄湿后在火炉旁烤。

不要从炉灶上跳过去,也不要从炉灶上踢过去。不能在灶上抽烟、扔东西、扔脏东西。

不要用刀生火,不要插进火里,也不要从锅里取肉。

(3)、忌水: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

忌讳在河中洗手、沐浴,更不允许洗女性的脏衣服或把不洁的东西扔进河中。

草原因干旱缺水,即使放牧水草,没有水也无法生存。

牧民保持水的清洁,认为水是生命的源泉。

参考资料的出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