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南昌人过春节的风俗,南昌过年的风俗

南昌人过春节的风俗,南昌过年的风俗

来源 未知 发布:2024-01-19

南昌人过春节的风俗目录

南昌春节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九的春节习俗

南昌过年的风俗

南昌人过春节的风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拜年:南昌人在拜年上颇有讲究,通常按照“初一的崽,初二个郞,初三、初四拜姑娘”的顺序进行。即大年初一由儿子、儿媳给父母、公婆拜年,初二女儿、女婿给父母、岳父母拜年,初三、初四则给姑姑等亲戚拜年。

2. 发红包:拜年少不了发红包,长辈会给小辈压岁钱,小辈也会给长辈送红包,以示添福添寿。

3. 饮食习俗:南昌人过年会准备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如牛肉炒粉、糊羹、白糖糕等。其中,牛肉炒粉预示着来年身体健康、长寿美满,糊羹则意寓一年福气盈门。此外,大年三十会摆上整鱼,但不会吃,据说是鱼听人说话把人们的愿望带给龙王爷。大年初一则吃素或者吃剩菜,这是南昌人过年的习俗。

4. 备年货:南昌人在春节前会进行大扫除,并备足各种年货,如新衣、对联、年画等。

5. 舞龙舞狮:在春节期间,南昌还会有舞龙舞狮等传统表演活动,以增添节日气氛。

以上是南昌人过春节的一些主要风俗,这些传统习俗已经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南昌春节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九的春节习俗

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

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

为了增加节日的气

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

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

南昌人对于拜年也是很讲究的。

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幼辈依次给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邻居贺年。

初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

初三女儿回娘家要给邻居分糖饼,体现邻里关系融洽。

在过年期间,初七是很重要的,南昌民谚:“上七大似年。

”因为传说女娲造人就是在初七。

初七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糊羹,人们认为,吃了糊羹,象征步步高。

过年的最后一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因此也称“灯节”。

南昌过年的风俗

过去,在南昌县许多乡村都有这样一种乡俗:抬菩萨。

农历腊月二十三,由保管本房族菩萨的“当头人”,请来漆匠给菩萨贴金(每年都要贴一次)。

漆匠在贴金前,要念经请菩萨退位,然后在菩萨全身刷上一层生漆,再把泊金(黄金)贴上,菩萨焕然一新,漆匠再念经请菩萨归位。

菩萨贴过金后,“当头人”便将其安置在木制轿内,轿似一把柜式椅子,菩萨就像坐在椅子上。

装好轿杠,然后放在祖宗堂屋的堂前。

从腊月二十四起,本房族的青壮年随时便可邀伴(要四人抬)抬菩萨在屋外满村游走。

这种“抬菩萨”,一是增加过年的气氛,二是一种类似体育活动的玩耍。

而带有迷信色彩的“抬菩萨”则有两种: 挥板凳龙 吃炒粉 年前嗮腊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