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闽南丧葬风俗6,闽南丧葬风俗

闽南丧葬风俗6,闽南丧葬风俗

时间:2023-12-27 03:22:21 来源 网络

闽南丧葬风俗6目录

闽南丧葬风俗6

闽南丧葬风俗

闽南葬礼习俗,外家该怎么办

闽南葬礼习俗,外家该怎么办

闽南丧葬风俗6

闽南丧葬风俗

一、送终

老人病危,亲人在其身边守护,随时了解病情变化及临终前的安排。当亲人一旦停止呼吸,医生宣布死亡,家人应立即进行“送终”仪式,送终有许多规矩和避讳。孝男孝女应“坐丧”守在死者身边,缅怀亡灵。女儿无论老幼都要穿麻衣,戴孝帕,儿子及儿媳要穿孝服。外家的人也要根据关系亲疏穿孝服或粗布白衣。也有的人家因子女众多,或在外地工作,或因年幼无知,而不能亲自守送的,便用一块白布代替白头巾或孝帕系在死者的头上和颈上,以示子女尽了孝道。

二、沐浴更衣

死者在弥留之际或死后要进行沐浴更衣,俗称“洗脚换穿新衣”、“抹洗水身”,这都源于旧时的迷信思想。当时人们认为,人将要咽气的时候,“鬼魂”将要出门投胎或在黄泉路上要渡过忘川河投胎转生。为了不让死者带着人间污浊之物去转生,使其顺利进入冥界,就必须进行沐浴。因此给死者沐浴,是他辞阳世的最后一个礼仪。

沐浴更衣的顺序是先为死者梳理头发,给死者包上头巾,穿上寿衣。寿衣的件数和质地与死者的年龄和福分有关。男的穿长衫马褂,女的穿旗袍或绣花衣裙。穿上新鞋袜,在左手掌心写一个“走”字,右手掌心写一个“来”字,还要在死者的颈上挂一块由五个小圆钱串成的“大寿钱”,腰上再系一条红绳。此绳一头拴在死者的腰间绳带上,一头拖地,意为人死后若想回家看看亲人,走到路口时红绳便被绊住,好提醒路上的鬼魂归来。最后还要把一枚铜钱(亦有用金、银的)放在死者的口中。闽南人称此钱为“含口钱”。其意为在死者往冥府的这段路上有冥官查路,“含口钱”可把嘴暂时封住以免发响声干扰了死者的“遗言”。“含口钱”还在黄泉路上当照明用,一直带到冥曹地府去照明夜路;此外含口钱还表示亡人没有东西吃了,“有钱”口含也可以使他心里踏实一点。“含口钱”又称“铭旌”,若是有名人请书家挥毫铭旌写上一个“金”字即可不用。旧时还有女婿为岳父母送铭旌的习俗,为表对岳父母的孝敬,就请善书的人用毛笔蘸上黑墨在整张的大寿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上四个斗方体的大字——“羹国之光”,下方还另起一行竖着写:“前朝奉政”,或是“清乡贤达”、“乡宾”、“举人”等字样。这行字要写在铭旌的中间稍下方,以示女婿对岳父母的尊敬。铭旌上还须写上“赐进士出身”、“赐进士出身加正一品封典”、“恩赐荣禄大夫”、“荣禄大夫”等官衔。“铭旌”上方正中还要写上亡者的官衔和姓氏(官衔必须按品级称呼),这便是所谓的“魂幡”。另外还要写上亡人的生卒年月日时等。若是新丧还要在其下留出一行写上由谁致祭行礼的称谓及奠期;已故隔代以上的先祖、父母、祖父母或是十年以上已故的曾祖父母及外祖父母,他们的铭旌便留空不写魂幡部分的官衔及姓氏了。其意为亡人已不会回阳间来查看了。

三、设奠

沐浴更衣后要把尸体抬到设于正厅的尸床上(俗称“寿终床”),同时举家大小设灵位、立神主、挂招魂幡,准备招魂祭奠。有的人家还要在家门口挂白幡,并在街坊路口用白纸贴上写有“当大事”三字的招魂幡,以示家中有丧事。

四、守灵

停尸期间孝子们要昼夜守护在尸床两侧或灵堂中的灵柩旁,以尽孝道。守灵时要安排好各项事宜。首先请来风水先生确定墓穴位置并选好安葬日期。墓穴要在三个月内挖好(否则据说骨会变青绿色),墓地还要筑成马鞍形五、铭旌

铭旌是一种标志,它标志着死者的官品、地位、孝家以及安葬日程等等。因此,铭旌也称作“官衔旌”,即死者没有官职也要用白纸书写上“故显考”、“故显妣”等字样。若是新丧,要在铭旌上留一空白行,以备后人在适当的时机补上。

六、沐浴更衣

在闽南,给死者沐浴更衣是丧事中的重要仪式之一。这不仅仅是为了给死者以最后的尊严,更是为了表示孝子贤孙对亲人的缅怀之情。在沐浴更衣之后,还要进行守灵和招魂等仪式,这都是为了让亡者的灵魂得到安息。

七、辞灵

辞灵是在出殡之前的一项重要仪式,它的主要目的是让死者的子孙和亲人们告别死者,向死者表示最后的敬意。在这个过程中,儿女们会用哭泣、痛惜等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不舍之情。辞灵仪式也是整个丧事中最为感人的一个环节。

八、出殡

出殡是丧事中最为隆重的一个环节,也是表达孝心的重要时刻。在这个时候,儿女们要穿上白色的孝服,捧着死者的遗像或灵位,哭着将死者送往墓地。在出殡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仪式和规矩,比如“招魂”、“送魂”等。这些仪式都表达了人们对死者的缅怀和敬意。

九、安葬

安葬是将死者安放在墓地中的仪式。在这个过程中,风水先生会根据死者的生辰八字和家族的运势来选择一个吉利的地点和时间,以确保死者的灵魂得到安息。同时,这也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得到平安和繁荣。在安葬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以示对死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十、居丧

居丧是指在丧事期间,家人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哀思和敬仰,会按照一定的规矩进行斋戒、守制等活动。在居丧期间,家人不能穿华丽的衣服、不能娱乐、不能参加喜庆活动等。这些规矩都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居丧期一般为三年,也有更长或更短的情况。在居丧期间,家人还要定期进行祭祀活动,以示对死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居丧期结束后,家人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总的来说,闽南的丧葬风俗是非常复杂和讲究的。这些风俗都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缅怀和敬仰之情,也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得到平安和繁荣。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传统的丧葬风俗仍然在很多家庭中得以传承和保留。

闽南丧葬风俗

昨日舅妈去世回家奔丧,顺便也对闽南丧葬多做了些了解。

舅妈去世前反反复复一直问时间,全身流汗,按迷信的说法这是三魂七魄慢慢走了,阴间日夜不分于是不断问时辰,而全身流汗则被称为“过山汗”意思是她的三魂七魄正走向阴间。

据大人说人死前一般会屎尿失禁清空肠内东西,死后耳朵会像晒干的木耳样缩起来,而无法像活人样耳朵下垂舒展开。

在闽南,人死前(病重时)是要移到厅边的,有一口气在的时候就要给ta穿寿衣,有的地方要穿7件,待到人死后要在厅里搭灵堂,依据身份决定守灵时间,越老资格越高的守灵时间越长。

入殓前要由亲人(至亲穿白衣,孙辈穿蓝衣,曾孙辈穿红衣)持香跟随道士去迎棺,先拜棺和阴土地,再抬棺入室;接着由长子提绑了草绳的水桶到特定的井里去提水,水桶一触井水打起一点点就提上来,然后将两个硬币扔到井里表示买水(死人用水只能用买的),提起的水桶只提桶不拿绳,绳子任由它拖地;这水是用于洗尸的,洗完便要入殓了。

男性用的是福棺,头顶棺材头,女性用的是寿棺脚顶棺材底,若是手脚不便的要用赤金纸推其手脚,寓意死后便能行动自如,入棺的时候一般脚下要放金银纸黄泉路上给鬼差用,免得受苦。

入殓后要在棺旁竖“神主牌”上刻姓名生死辰,脚位要点长明灯(脚尾灯)和香,要保证灯和香不灭。

入殓后常会听到哭丧,一般是年长的妇女哭,边哭边唱,有一定的腔调,根据情况不同自编哭词,哭声让人听了瘆得慌。

入殓后,一般会做法事,辈分高的法事隆重,辈分低或者夭寿死(意外死)的法事简单,至于法事太过复杂就不说了。

除了以上说的,还要给死者糊纸房子,糊轿子,房子门匾写得是每家所属衍派,用途当然给死者住,有时可能会看到门匾写的是“西方亭”,据说这是糊房子的人故意捉弄主人家,因为“西方亭”不属于死者私人住宅,是大家都可以去住的地方。

至于轿子我不太清楚干嘛。

守灵的时候会有亲朋好友过来帮忙,主人要供三餐+夜宵,大家围着八仙桌坐着帮忙守灵,这些人其实是来增加人气的不需要做什么事。

有的辈分高的人去世会请表演的来唱歌、跳舞,早些时候还会有脱衣舞等低俗表演,至于原因,不详。

入棺后,死者生前的东西要送到野外烧掉称为“送草或送脚尾”

等到一切办妥,就要出殡(出山),抬棺过门的时候要踏断一条木板,代表生者与死者从此阴阳两别,各走各路,免受打扰。

抬棺出门要避免撞到门框以免见到不干净的东西。

出殡前也会有道士作法,会取一只公鸡的鸡血做些法事,这只鸡被称为“引路鸡”是用来给死者引路的,过后要按辈分进行跪拜,哭丧,很多人会请专业人士帮忙哭丧,哭完拜完便要送出殡,至亲会送到火葬场,其余就送一段路按心意就可以,一路送一路放鞭炮(要短鞭炮)一路撒纸钱,纸钱也就是买路钱。

送殡的队伍也是看辈分和家境安排排场的,有钱又辈分高的人去世排场就大,花圈,传统乐器(唢呐、锣、鼓、拔),西洋乐器队(萨克斯、小军鼓等),还有戏子等。

那么早亡的即使有钱也不许张扬,需要静静出殡。

交了白礼(金银钱)的人可以从主人那领到一块毛巾,一包拜拜用的祭品,毛巾是用来送葬后清洗自己的,祭品就是用来祭拜土地的(阴土地还是阳土地我不知),送葬人归来入自家门前要先点燃稻草,从燃烧的稻草跨过去除污辟邪,送葬时有的人也会身上带盐米(就是食盐和大米)辟邪。

在闽南地区若是女方还未嫁但是已经有男朋友或者未婚夫,那么男朋友或未婚夫也要来送葬,身上还要披一条红巾上面会缝上些百元人民币,意为“买来的”也就是买他一个身份。

相反男方有女朋友或未婚妻也会要求这么做,就是为了场面好看。

送葬完毕,事情却还没完,过后会请灵媒俗称“问神”去问死者在阴间的事,若是死者有什么要求还要再去补做,接着是头七,四十九天,百日,一周年,两周年,三周年都要操办,缅怀死者,有时也简单做几个菜请亲属吃饭。

闽南的丧葬从头到尾十分复杂,我所记录的不过是九牛一毛,丧葬仪式根据死者情况不同而不同。

以上只是概述,祭品、丧服、送葬方式如何扶棺等等都没涉及,很多东西也没细述,若想事无巨细可不是千把字可以说完的。

闽南葬礼习俗,外家该怎么办

主家派镙鼓队在半路迎接由外家派出的人去封(棺材)钉。

到了后,奠拜死者,主事人会拿一把斧头给外家,外家用斧头围着棺材四个角象征性砸下,表示封钉。

结束后,会给外家一包红包,外家要和主家断了来往,把红包收下,要是表示要继续来往,就收红包袋,钱放回。

主家会派给一包十二色礼物当回礼。

闽南葬礼习俗,外家该怎么办

主家派镙鼓队在半路迎接由外家派出的人去封(棺材)钉。

到了后,奠拜死者,主事人会拿一把斧头给外家,外家用斧头围着棺材四个角象征性砸下,表示封钉。

结束后,会给外家一包红包,外家要和主家断了来往,把红包收下,要是表示要继续来往,就收红包袋,钱放回。

主家会派给一包十二色礼物当回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