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白露民间风俗,白露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白露民间风俗,白露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发布 2024-03-10 参考 其他

白露民间风俗目录

白露的节气习俗?

白露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白露节气有哪些民间习俗?

1. 祭祖:白露是祭祖的重要节日之一,许多地方都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祖仪式,祭祖的形式和内容因地而异。

2. 赏菊:白露时节,菊花已经开放,赏菊成为人们的一种传统活动。特别是在南方,赏菊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比较大。

3. 喝白露茶:白露时节,人们会饮用一种名为“白露茶”的饮品,这种茶具有清香爽口、滋润喉咙等功效。

4. 秋游:白露时节,气候逐渐凉爽,正是秋游的好时候。许多地方都会组织秋游活动,让人们赏秋景、品秋味。

5. 祈福:白露时节,人们还会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好兆头,许多地方会举行祈福仪式,祈求平安和祥。"。

白露的节气习俗?

1、祭祀禹王

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祀禹王的日子。

禹王就是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祭禹王的香会每年四期,其中清明、白露的春秋两祭规模最大,春祭6天,秋祭7天。

这时,每天都要唱一台戏,每台戏有四出。

两出文戏,两出武戏,其中一出必为《打渔杀家》。

2、喝白露茶

江苏浙江一带乡间,每年白露一到,家家皆用谷物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售卖。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之水酿制而得名。

3、蒸煮十样白

浙江苍南、平阳等地,人们在白露这天要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以滋补身体,对治疗关节炎有好处。

这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在字面上相应。

而在文成县,老百姓认为白露时节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饭后不胃酸。

4、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白露必吃龙眼。

民间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

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作用,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是吃龙眼的好时候。

5、白露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

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扩展资料

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这也是白露名由之一。

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

此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是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形成的暴雨或低温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生长不利。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

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水汽结露就开始增多了。

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等情况,这就是典型的秋燥。

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白露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意思是说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这会儿农民也忙着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

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

”“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

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

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吃番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

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白露节气有哪些民间习俗?

白露节气的民间习俗有:收清露、祭禹王、吃龙眼、白露米酒、十样白。

1、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

”“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

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2、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

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3、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

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4、白露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

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5、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

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

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参考资料来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