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腊八广东有什么风俗,腊八节的起源及习俗?

腊八广东有什么风俗,腊八节的起源及习俗?

参考 用户推荐 发布 2024-02-20

腊八广东有什么风俗目录

广东腊八节吃什么?

腊八节的起源及习俗?

广东腊八节的风俗

腊八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广东,腊八节有以下几个风俗:。

1. 喝腊八粥:腊八节当天,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以祭祖和祈求平安健康。

2. 捐助慈善:腊八节也是广东地区的慈善日,许多寺庙会举办义捐活动,人们会捐助慈善事业。

3. 踩高跷:广东腊八节还有踩高跷的习俗,这是一种表演艺术,也是一种传统体育活动。

4. 吃腊八蒜:在广东,腊八节还有吃腊八蒜的习俗,相信可以驱邪避病。

5. 祭祀祖先:腊八节也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许多人会到祖先的坟墓前祭拜。"。

广东腊八节吃什么?

吃腊八粥、喝八宝冬瓜羹。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

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吃腊八面腊八粥,南方却显得静悄悄。

广州人年前过的节日也不少,比如冬至、年二十八等等,但腊八确实很少提,没有过这个节的习惯,腊八似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广东也有人过腊八,不过主要在珠三角一带,是客家人从北方带来的习俗,但用来做腊八粥的材料已经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多用小米、红枣,而南方则多用糯米、百合、莲子等等。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节的起源及习俗?

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

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 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

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习俗

习俗一: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

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习俗二:吃腊八粥

荤腊八粥

1、土豆和小米各120千克煮半熟,大蒜20千克均捣碎后用兆福牌原味牛油调和

2、冬瓜片35千克 白菜丝25千克 青椒丝15千克 鸡肉末25千克作配料放入

3、加入适量清水和调味品:味精、盐、黄酒、花椒等然后文火相煮

4、煮至冒气停火几分钟,然后再文火相煮,反复三次左右即可出

广东腊八节的风俗

广东腊八节的风俗有喝八宝东瓜羹,腊八粥,腊八蒜,吃凉,腊八豆腐,腊八面。

广东人过的腊月二十三称之为“小年”,要举行“祭灶”的仪式,其实与北方的“腊八”意义一样都有有喝八宝东瓜羹,腊八粥,腊八蒜,吃凉,腊八豆腐,腊八面风俗,只是日子不同。

腊八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修行多年仍一无所获,一天他跳到河中清醒头脑,沐浴过后却再也无力爬回岸上,这时一位叫做苏耶妲的女性从旁边经过,将他拉上了岸,苏耶妲还给了他一碗用米、栗等熬成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从此,佛门弟子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在这一天,寺庙会向世人布施稀粥,受此影响,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