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的风俗习惯,南通有什么的民风民俗
发布: 2024-02-17 09:42 参考 开源网站南通的风俗习惯目录
南通有什么风俗?
南通有什么的民风民俗
南通的风俗和特产是什么
南通有什么风俗?
农历冬至又称长至,因其日极南,影极长,又谓长日。
家乡俗称“大冬”或“冬节”,并有“大冬赛(似)小年”、“冬至不在年外”之说。
其实,此日到来正意味着九九天的开始。
古代,冬至被认为重要节日。
那时,过节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
当时朝贺享祀不亚于春节之仪。
至魏晋始稍亚于元日,可见冬至如小年之说由来古矣。
唐人杜甫有诗咏“冬至阳生春又来”。
唐朝时以冬至前一天称作“除夜”、“冬住”,到了宋代,冬至民俗沿革为热闹非凡的欢庆,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如同春节正仪。
贺冬车马均华整鲜好,早晨时已拥挤于九街;妇女儿童服饰华丽,人潮如云。
商店放假三天“做节”;有钱人家食器上放上十余色馄饨,可谓“百味馄饨”,不啻是美食节也。
之后到明清时,吴俗冬至大如年,肥冬瘦年,互送过节礼品。
亲朋之间提筐担盒,家家以食物祀祖先,间或有悬挂祖先仪容作纪念的。
士大夫家拜贺尊长;老百姓必更鲜衣以相揖,民俗称之“拜冬”,所以南通俗语有“狗脸亲家公,年年来拜冬”之说,过冬磨粉做圆子,用糖肉菜果豆沙萝卜丝等馅,祭先祀灶,此团圆预祝大家在新春到来之后生活美满幸福。
旧时家乡大冬民俗有烧经祭祖,招利市食团圆敬家神之举。
点心店售彩色万年糕。
有女适人者亦以之馈赠。
农人纳租,拜冬;商家夜饮利市酒。
清代南通诗人姜长卿在其竹枝词中咏道:“大节频频冬至时,不行拜贺已无仪。
东门底事还抛堕,旧俗相传打老儿”。
此俗颇似不带保护器具的橄榄球相击,大约是远古时部落相斗时遗传下来的旧俗罢。
由于此俗颇涉野蛮伤害,已于民国初革除。
石港冬至时,“梳头做饭一工完,又到交冬数九天。
长至相逢同一揖,三揖踵府拜新年”;“冬至何曾似小年,三阳踵府礼文蠲。
纸钱灰白飞蝴蝶,宦商人家独祭先”。
古人称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生,而冬至为三阳之首,光临相府上相见时互相祝愿,皆云“三阳踵府”,意味一阳不贺也。
清代宦商顾芝岩则于冬至祭先,显然是沿袭的古代民俗而来。
—————————————————————————————————— 冬至,是南通民间“八节”之一,一般在农历十一月。
南通北部百姓甚为重视。
前一日叫“小冬”,冬至日称为“大冬”,也叫“过冬”。
民间有烧香、祭祖、拜节、扫墓、吃圆子等习俗,还有吹鼓手“闹冬”。
其时农事已尽,农民都要欢庆一番,有“大冬似小年”之说。
所谓“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历史上,自周至秦,也曾经一度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
另有“冬三年四”、“催冬斩年”、“过了冬至就是年”等说法。
“冬三年四”即冬至点3天灯,过年点4天灯。
过去粮户(地主)催租,商店结帐也以冬至日为最后期限,穷人的日子此时是最难熬的,这就是“催冬斩年”一说的来历。
冬至这天早上,合家吃新糯米团,中午或傍晚,烧经祭祖。
商店出售万金糕。
殷富人家还煮食糖腌百合。
解放后,冬至之日食糯米圆子习俗沿袭,并仍有烧经祭祖之举。
南通一年中有四次是约定俗成要吃米屑园子的节日,分别为冬至、正月初一、正月十三(上灯)和正月半元霄节。
冬至日吃汤团是江浙一带的风俗,北方则吃馄饨、饺子等。
这是各地物产不同、食俗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冬至祭祖,南通人俗称“烧经”,中午备办鱼、肉、鸡蛋、豆腐等四式菜肴,追祭故去的亲人。
过了冬至,“日天”便会一天比一天增长,即俗语所谓“过一冬,长一葱”;冬至还是“数九”的开始,接下来的小寒、大寒便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恰如南通民谚所说“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南通有什么的民风民俗
1、端午节必须吃“和菜”(和方音“贺”)。
这菜虽不是山珍海味,还够不上进菜谱的资格,但颇有南通乡土风味。
“和菜”的材料很普通:粉皮(有一种淡绿色的)、蛋皮、韭菜、瘦肉丝、绿豆芽,一般是五样,代表了端午的午(五)。
2、立夏时孩子的胸前要挂蛋。
相传瘟神嗜睡,直至立夏之日方醒,散瘟布疫,孩童胸前挂蛋者最甚。
女娲闻讯,与瘟神辩理,瘟神无奈承认,立夏之日,凡孩童前挂蛋者一律不得伤害。
因此,立夏这天,孩子们胸前都会挂个煮熟的蛋,有句谣谚:“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就是描述的此场景。
除此之外,孩子们这天还得下河洗澡,预示着这一年游水腿肚不会抽筋。
立夏这一天,都会带孩子称体重,意味着称了以后,就不会消瘦了。
3、冬至这一天,早上合家吃新糯米团或者汤圆,中午或傍晚,烧经祭祖,商店出售万金糕。
4、婚礼祈子。
就是将花生、枣子、栗子、粽子、石榴作为新房的陈设果品,取其生子、早子、利子、中子、籽(子)多之意。
女儿出嫁前还要让其吃一碗糖水煮蛋,预示着女儿婚后甜甜蜜蜜,像母鸡产蛋那样多生多孕。
女儿的裤腰带上还要系一个小红布袋,名为“子孙袋”。
陪嫁的便桶(俗称“马桶”)中,除花生、红枣外,还放置两把红色筷子(快子)。
“马桶”用蓝布围裙包裹,小心翼翼放到新房里。
当新郎、新娘双双被拥入洞房之后,便有人为他们端上一盘煮得半生不熟的饺子,并用新娘家准备好的子孙碗筷喂他们,边喂边问:“生不生?”新人连声答道:“生、生。
”
南通的风俗和特产是什么
过年前的农历12月15以后每家烧“过年羹饭”祭奠祖先,到12月23吃“24夜饭”,就是米饭里加上红枣,赤豆等,除夕夜年夜饭必备菜有茨菰,荠菜,青菜,鱼,其他随便,吃饭时放鞭炮。
临晨12点放爆竹。
大年初一早上放鞭炮,吃年早饭,要吃好多种类,酒酿汤圆,糕,馄饨,米饭,大年初一还要吃红薯,我们那叫番芋,意味着翻身,一般初二不放鞭炮,到初五财神生日再放。
南通特产 南通市 ·蓝印花布 西亭脆饼 ·正场薰糕 ·石港 乳腐 ·金沙茶食(寸金糖 等) · 南通 缂丝 (港闸区 本缂丝 宣和缂丝) ·刘桥菜刀 ·刘桥 南通长牌 ·兴仁猪头肉 ·通东薄荷 ·南通茶食(嵌桃麻糕、麻圆、麻饼、麦蒂酥等) ·南通鹞子(风筝) ·通绣 ·五总毛靴 · 狼山鸡 · 季德胜蛇药片 · 王氏保赤丸 四宜糕团 补充: 五县市 1、如皋市: ·白蒲黄酒(水明楼) ·白蒲茶干(三香斋) ·如派盆景 ·林梓潮糕 ·如皋肉食(肉松、火腿) ·如皋董糖 ·如皋萝卜干(长寿食品) 2、海安县 · 海安 河豚 ·沙岗 猪头肉 (中央2套美食) ·李堡 麻虾酱 3、如东县 如东 紫菜 如东海鲜 ·如东文蛤 4、海门市 ·海门山羊 5、启东市 · 启东 海鱼、 文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