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迎财神风俗,财神节习俗有哪些?
时间:2024-02-15 参考 用户推荐山东迎财神风俗目录
青岛财神节为什么要吃猪蹄?
财神节习俗有哪些?
初四怎么迎财神
青岛财神节为什么要吃猪蹄?
今天财神节。
财神节是农历的7月22. 中国古代以商朝比干为文财神,以三国关云长为武财神。
每年正月初五专祭财神。
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
临清每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为财神会,唱戏三天。
潍县是七月二十一日为祭财神日。
其财神庙有对联云:“颇有几分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点上三柱香,朝也拜,夕也拜,叫我为难。
”“财神节来历”—— 传说光绪年间,在即墨古城有一个姓周的掌柜,经营一家叫“春兴永”布匹丝绸店。
他在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夜里,一连做了3个完全相同的梦。
梦中的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正在照顾生意,门外突然来了个披头散发的老者,一进门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对他念叨说:“明天是我的生日,很多年没有人给我过忌辰了,谁给我过,保证他生意亨通……”周掌柜是生意人,为讨个吉利,第二天一早,他就早早准备好香纸、供品、鞭炮。
在梦中老者的嘱咐下,燃放鞭炮,祭奠先祖……说来也怪,那天来看热闹的人不少,看完后都纷纷涌到店内帐割绸布,本来冷清的生意立马红火起来。
周掌柜迎财神的事儿很快被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每年阴历的七月二十二,即墨城的家家店铺都效仿,流传至今,形成了迎财神的习俗。
财神节习俗有哪些?
农历七月二十二这天特别是山东的家家产户就忙着购买香纸鞭炮,置办供品佳肴,气氛不亚于中秋节和春节。
通常是到下午四时城区乡村的人们就提前下班收工;下午五时许各单位、商铺开始燃放鞭炮,人人脸上喜气洋洋,互相祝福着。
鞭炮花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整个城区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下午六时许,鞭炮声再度密集起来,城区乡村的家家产户便在财神像前摆供燃香,磕头祈祷,供品大都是八色供或十二色供,富庶人家还会供蒸鱼整羊;供奉祈祷完毕,全家人再煮水饺摆宴席:庆贺一番;供祭庆贺仪式通常持续到晚八时。
初四怎么迎财神
大年初四迎财神主要有,初四全天的“迎神接神”和初四晚上的“接请五路财神”。
初四“迎神接神”:
在初四的时候有着“送神早,接神迟”的习俗。
“送神”是要在一大早就开始准备,“接神”的话到下午在进行也是可以的。
这一天,人们要准备酒肉、水果、菜品来做贡品,同时要焚香、烧金衣。
生意人如果在这天开除员工的话,那这个老板就和财神无缘了。
同时,民间一般初一到初四,商店都会闭门歇业,而家中的妇女也不会在这期间动针线。
到了初四的子夜,人们准备好香烛、祭品,开始鼓焚香拜神,恭恭敬敬的进行迎接财神的仪式。
而初五,相传是财神的是生日,人们为了能争到好彩头,往往都从初四开始就供拜财神一直到初五,这种风俗又叫“抢路头”,也称“接财神”。
迎财神时,必需的贡品是“羊头”和“鲤鱼”。
“羊头”有“吉祥”意思,而“鲤鱼”是取了“余”字的谐音。
另外,到了正月初五零时零分,人们都会打开自家的大门和窗户,并开始点香,放爆竹、烟花,用这种方式向财神表示欢迎。
接过财神后,还要吃“路头酒”,“路头酒”一般是吃到天亮。
接五路:
接五路,指的是迎接五路行神,后来也慢慢的演变成迎接接五路的财神。
过去的时候,商人在春节休假之后,都在初四晚上迎请五路财神,然后初五开始开门做生意,以图吉利。
迎五路的准备工作,在初四下午就开始了,并会一直持续到晚上才结束。
先是摆供桌,供桌上的果品一般为橘子、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还要准备糕点,表示高升、常青之意;除此之外,还要供上猪、鸡、鱼等。
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
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
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
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
仪式才算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