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立夏的系彩绳风俗活动,我国立夏有哪些风俗?

立夏的系彩绳风俗活动,我国立夏有哪些风俗?

日期: 2024-02-15 04:45:56 来源 会员推荐

立夏的系彩绳风俗活动目录

立夏节有什么传统活动

我国立夏有哪些风俗?

立夏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立夏节有什么传统活动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

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小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

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立夏日为汉族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流行于全国各地,农历四月间(阳历5月6日)进行。

立夏与立春立秋立冬一样,是标志四季开始的日子。

立夏之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这便是夏天开始的时刻。

与立春时的东郊迎春一样,立夏时也有迎夏仪式。

古时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祭祀炎帝和祝融。

立夏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民间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民谚云,“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我国立夏有哪些风俗?

立夏时节,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

另外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

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

还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立夏时节,选的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

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

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立夏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

关于立夏,各地有各种习俗和禁忌。

  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

  秤人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的传说虽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

  一说诸葛亮七擒孟获,以德服人,孟获是心服口服。

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看望蜀主一次。

因嘱吒之日,正好是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

从此每年立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

晋武帝灭蜀掳走阿斗后,孟获依然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阿斗,并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

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

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也就不敢欺侮阿斗。

这样,阿斗的日子得以过得清静安乐。

  从这一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清静安乐”生活的向往,因立夏秤人给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就借此习俗,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另一说:孙尚香回江东的时候,刘备让她带上阿斗,便于照料;过段日子,赵云奉命过来探望,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的面给阿斗秤了体重,说好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体重是否增加,由此表示孙夫人对这后儿子的精心照顾。

此说法传入民间,就逐渐演变成,这一天称了体重,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斗蛋

  俗话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

疰夏是夏日常见的症状,患者多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子尤易疰夏。

  立夏这日,人们煮好鸡蛋,有的地方还特地用红茶或核桃壳煮蛋,称“立夏蛋”。

将蛋放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相互馈送。

或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

  小孩子们斗蛋为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还有的地方,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

  尝新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

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各地的饮食习俗

  1、五色饭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称作立夏饭。

  2、吃软菜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软菜(君踏菜)的习俗,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3、吃虾面

  旧时,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把虾掺入面条中煮食,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表达对夏季的祝愿。

  4、吃“光饼”

  福建一些地区立夏有吃“光饼”习俗。

  5、“七家粥”

  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 “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

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穿耳朵眼

  旧时,母亲多选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眼,说法是此日穿通的耳朵眼不容易长回去。

  穿耳朵眼时,母亲一般不事先说明,免得孩子护疼。

而是预先准备好用火消过毒的绣花针,并把孩子哄到自己怀里吃鸡蛋,在孩子吃鸡蛋张口咬蛋时,一针快速穿过孩子的耳垂。

  还有的人家为自己家的小猫穿耳朵眼、扎红头绳。

  忌讳坐门槛

  立夏日有忌坐门槛的说法,特别是孩子。

俗传立夏坐门坎,夏天里会疲倦多病,且一年精神不振。

  如果孩童不小心坐到门槛了,就必须要坐满七根门槛,才可解除这种禁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