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民间风俗,花朝节是哪一天?
时间2024-02-08 来源 其他花朝节民间风俗目录
花朝节的传统风俗
花朝节是哪一天?
花朝节是什么时候?具体习俗有哪些?
花朝节的传统风俗
1、祝神庙会,花神诞辰日,很多地方、很多农民都在花神庙内供奉,庆祝花神诞辰日,东北一带还供奉素馔,人们纷至沓来,形成庙会。
这天晚上,人们会举着各种形状的“花神灯”,在花神殿附近游行,让神感到快乐。
2、春去蝴蝶,古时候,每逢花朝,文人雅士约上三五知己,赏花之余,饮酒游玩,相互唱和,高吟至日。
宋时,开封一带的花朝流行“采蝶会”,成为民间有趣的游艺活动。
3、祭祀劝农,表示感谢天地阴阳造化对人类的恩惠。
4、种花选菜,这一天,各地还有栽花种树的习俗,选菜、挖菜——艾草、荠菜正是水灵灵的时候。
5、晒种子祈求丰收,花朝吉日,正是暖暖芬芳之时,家家户户的摊位都会晒出各类种子,据说收集其“百样种子”,祈求丰收。
6、插花,“花朝节”这一天,民间还有女子剪花塞的习俗,明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女子剪花,刺鬓髻,是应节。
吗?”
花朝节,至少始于春秋时期,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大致是从节气“惊蛰”到“春分”之间。
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葱茏,百花或含苞、绽开或盛开,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花信的时期不同,花朝节的时期也因地而异。
花朝节是哪一天?
农历2月15日是花朝节。
花朝的节物风俗
1 .神庙的礼拜。
据说花神掌管植物的春夏养生,所以不仅是养花的农家,种植蔬菜和作物的农家也会祭祀她。
长江三角洲一带有很多花神庙,古代吴越花农经常供奉花神塑像。
二月二花神诞生时,许多地方的农家会聚集在花神院内,庆祝花神诞生,东北一带则会供奉素馔。
有些地方也有表演艺术,通常是由十二个伶优每年扮演十二越的月花神。
从朱熹的诗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花神的感情。
人们蜂拥而来,成为了节日。
这天晚上,人们会举着各种形状的“花神灯”,在花神殿附近游行,让神感到快乐。
2春天来了,拍蝴蝶。
过去,到了花的时代,文人会邀上三五知己,赏花、对酒、唱和、高歌。
2、3月是传统佳节,这个时期会有一系列的游春节。春节拉开了迎春的序幕,花朝节前后构成游春的高潮。
撰有名剧《桃花扇》的孔尚任,也曾写竹枝词形容花朝踏青归来的盛况:“千里仙乡成醉乡,参差城阙掩斜阳。
雕饰马鞍辔争门而入,带着红尘扑鼻香。
吗?”
宋时,开封一带的花朝流行“采蝶会”,成为民间有趣的游艺活动。
选择三种蔬菜。
这一天,各地有栽花种树的习俗,有点今天植树节的味道了;挑菜就是挖野菜艾草和荠菜。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4晒种祈丰
花朝吉日,正是佳酿之时,家家户户都要晾晒各类种子,收集其“百样种子”,祈求丰收。
预卜的方法非常简单。日忌雨,晴天则带来百物丰熟的吉兆。
5制作鲜花饼。
唐朝的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都非常发达。
武则天喜欢花,每到夏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她总是让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成饼,以鲜花饼赐群臣。
这种带有花瓣馥郁和谷物香气的年糕,立刻奏效,在宫廷中流行了一阵子。
花朝节是什么时候?具体习俗有哪些?
花朝节在每年农历的2月13日~ 2月17日举行。
习俗。
1、去神庙祈祷。长江三角洲一带有很多花神庙。过去,吴越的农家祭祀花神的雕像。
二月二花神诞生时,许多地方的农家会聚集在花神院内,庆祝花神诞生,东北一带则会供奉素馔。
2、春天去扑蝴蝶。从前,每到花朝,文人便约上三五知己,赏花饮酒,相互唱和,高吟至日。
3、种花择菜,花朝节这一天,各地有种花种树的习俗;挑菜就是挖野菜艾草和荠菜。
4、晒种子祈求丰年,鲜花朝阳,正是好心情温暖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晒各类种子,收集那“百样种子”,祈求丰收。
5、制作花糕,相传武则天酷爱花,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是让宫女采集百花,与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赏赐群臣。
效果立竿见影,宫中一度流行,花朝节还制作了鲜花饼。
6、春会,大理山下的白族人在农历的2月14日举行“春会”,届时,家家户户的门前都会用盆栽花卉组成“花山”,花山鳞次栉比形成一条“花街”。
参考资料的出处:
参考资料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