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的风俗,大年初五的禁忌
来源 共享网站 时间:2024-02-08大年初五的风俗目录
大年初五的风俗和禁忌是什么?
大年初五的禁忌
大年初五民间有什么说法?
大年初五的风俗和禁忌是什么?
一、正月初五的风俗
1、吃饺子。
和农历的1月1日一样,5日也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因为包饺子的时候,是用手沿着饺子的边缘揉的。
这样就能抓住小人的嘴,防止流言蜚语。
在包饺子时,可以包花生、大枣、硬币,寓意甜甜蜜蜜,将来幸福美满,家庭繁荣富裕。
2、放鞭炮。
5号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放鞭炮。
放鞭炮也讲究从屋里屋外放,这样会把家里不好的,所有妖魔鬼怪,穷气,阴暗,都赶走,赶走得越远越好,免得将来有小人作祟预告,一切顺遂利。
3、迎财神。
所谓五路,是指东西南北之中,出去所有的财的意思。
二、正月初五的禁忌
1、禁止动土。
到了5号这一天,有的勤快的人想休息几天工作,勤快是美德,但今天绝对不行。
5号照例是不能工作的,否则会破财。
“五忙日”,禁止动土。
2、不宜外出。
已经走了好几天亲戚了,稍微放松一下吧。
人们认为5日为佳,传说姜太公把老婆当作穷神,对她说“见破就走”,为了避开穷神,就把这一天称为“破五”。
5号不出门,就表示没有遇到穷神。
扩展资料。
农历年和农历年的由来:
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盈亏的周期为月,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不见月亮的日子称为“朔”,正月朔日之子为岁首,一年之始也称为“年”。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也叫“度岁”、“庆新年”、“过年”。
大年初五的禁忌
禁忌。
一定要把过年期间制造的垃圾清理干净,这叫做“送穷”,否则就会造成穷困。
把炉灶的灰和家里打扫的垃圾清理出去,进行驱魔仪式。
在新的一年里度过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禁止外出。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称为“破五”,“破五”之内不得煮饭,妇女不得外出。
最初的6日之前,将妃子贵主和宦官等制成镓,互相祝贺。
正月初五的风俗
正月初五迎财神。
在民间传说中,财神是五路神。
所谓五路,就是东西南北中,只要出了五路,都能得财的意思。
每逢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打开大门和窗户,焚香放鞭炮,点上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吃了大黑神,大家就吃街头酒,一直吃到天亮。
希望福神能把金银财宝带回家,在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大家都充满希望。
大年初五民间有什么说法?
这是正月初五的风俗。
1、是祭财神
拜财神不仅是南方的传统,北方很多地方也在正月初五拜财神。
在民间传说中,财神又被称为五路神,供奉着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五路,就是东西南北中出五路,都能发财的意思。
2、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年岁风俗。
意思是祭祀穷鬼(穷神)。
送穷还有“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等别称。
民俗认为,元旦不倒垃圾,可以聚财,否则就倒了“福”。
但是,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要拖到5号,又有讲究,叫“送穷”。
3、打扫房子。
大年初五,人们拂晓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
扫除是彻底的大扫除。
清理所有房子里的垃圾。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地也要扫,但只能在房间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房间角。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一把扫帚都不能动。据说动了运气就会下降。
但是到了五天,就必须进行彻底的大扫除。
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也把爆竹从屋里放到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堆垃圾堆上,点火,轰隆一声,仪式结束是。
人们说:这样就可以赶走所有的穷人,有饭吃了。
4、迎接街头神。
街头也被称为“五路神”。
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因抵御外寇而死,人们把他当作神来祭祀,取名为“五路神”。
但是,这五路神似乎和财神路头五路神没有关系。
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后,民间不敢祭祀五通神,故更名为街头而祀之。
一般来说,这条路是古五祀中的行神,五路即东西南北之中。财皆依道而行,人们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求其引财入门,或出门受益。
古人外出旅行,祭祀道神祈求平安。这是“祖道”之俗。吴俗接街头,祭祀的也是路神,此路神为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