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春节前后风俗,广州過年有什么风俗?
参考 其他 时间:2024-02-08 13时广州的春节前后风俗目录
广州春节风俗有哪些
广州過年有什么风俗?
广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广州春节风俗有哪些
1、大年初一派利市,送年桔。
从元旦开始,人们起床换上新衣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家人和朋友拜年。
新年的问候中,“橘子”是必不可少的。“橘子”与“大吉”谐音,主人和客人交换“橘子”,互赠吉祥。
“发财,恭喜利市到来”,派利市是人们最期待的环节。
在广州,压岁钱或压岁钱被称为“利市”,有时也写作“利是”或“利事”。
利市原本和钱没有关系,始于汉代。是一种类似钱币的东西,被当作吉祥物,用红线系好,在除夕的时候压在孩子的枕头下面,被称为“压岁”。
务实朴实的广州人过年活动主要打出“好礼头”,5元、10元、20元就出手。
年年岁岁,平平安安,这是对亲朋好友最好的祝愿。
2、正月初二回老家。
农历正月初二吃“开年饭”。
广东人的年夜饭,除了包括新年夜晚的种种吉祥菜外,有些家庭还会切一些烤肉,取红皮赤壮、健康之意。
在广东省的大部分地方,正月初二,出嫁的小姐要回娘家,让女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回到老家的家人会带一些礼物和红包,分给老家的孩子们,然后和大家一起吃饭,可以和久别的家人团聚,叙旧。
不仅如此,还有全家一起拍照,庆祝团聚的家庭。
3、年初五日迎财神。
“我来,我来!”广东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正月初五是财神的诞辰日,很多人家都会举行仪式,特别是做生意的店铺会表演舞狮来迎接财神,祈求来年财神保佑。
4、小正月是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一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是“元宵节”名称的由来。
在广州,元宵节也叫元宵节。
节日前几天,街头巷尾摆着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争奇斗艳,被称为“灯市”,节日气氛浓厚。
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彩灯五彩缤纷。
主要的灯有走马灯、纱灯、线料灯、宫灯、各式形象的纸扎灯等,现在各式各样的霓虹灯也加入了节日的行列,全城都张灯结彩。
这一天,广州家家户户吃汤圆,祈求一家团圆。
传统汤圆一般是麻蓉馅,用黑芝麻,炒香后加入猪油和糖粉拌匀。
咬下去,馅和白色的糯米皮一起流出来,看起来很好吃。
广州過年有什么风俗?
1、逛花市,走花街这是广东的传统习俗。
春节逛花市的风俗,在中国只有广州才有,花市,在广州叫“花街”,广东话叫“不逛花街就不算过年”。
后来这个习俗逐渐波及到其他县市,成为广东人的春节习俗。
2、年廿八(农历二十八),洗脏。
春节将至,迎接新年,这段时间,各家各户都要把屋内屋外打扫干净,装饰一新。
春节前打扫卫生的习惯,在民间一些地方称为“掸子”或“采屋”,寓意洗去一年的灰尘和污垢,祈求新的一年有新气象。
3、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人在除夕夜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
团年饭,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凝聚着,特别受到中国人的重视。
团圆饭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的,料理也很讲究。
团年饭特别注重“好意头”,菜肴代表着深刻的寓意。
鱼(象征“年年有余”)、狮子牡蛎(象征“好事”、“好市场”)、发菜、生菜(“发财”、“生财”……
4、新年压岁钱逗子各地都有。
“发福发,利是逗来”成为广东人新年用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
5、贴春联、年画、烟花爆竹。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喜欢贴春联、年画,给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气息。
6、拜年。
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一般是在新年之后。
但是现在也有人拜年了。
7、做饼角,烧成堆,包粽子仔。
在过年前几天,要做派角、烧堆、发誓(类似糕点)和各种糕点,还有包粽仔等,相对于一些地方做过年糕点的习俗。
8、吃汤圆30号晚上,一家人一起吃汤圆。
寓意家庭和睦、和睦、幸福。
现在汤圆在超市和商场都能卖,而且品种也多,更加方便了人们。
9、舞狮、舞龙。
广东过年舞狮和舞龙也给人拜年。
舞狮和舞龙,动作性强,极富观赏性。
广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广州的春节风俗:
年三十:开着车去花街
除夕夜,吃年节菜、守岁、逛花市是老广州的三件大事。这一天,广州为了过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饭,使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行花街”(广东方言:逛花市)是广州最广为人知的过年传统,也是广州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2、初一:给大柑拜年。
在广州俗称的“拜神”不仅指去寺庙拜神,也特指在家里拜神或拜祖。
很多广州人在初一中午吃菜。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做成一锅罗汉斋。一年该吃的素菜在这一天吃完,祈愿今后能吃到大鱼大肉。并送利市红包以传吉祥之意,“利事”,常说利事,寓吉祥之意。
3、年初二:开年打牙祭,回娘家
广州人流行初二、十六打牙节。正月初二是一年中的“头牙”,开始吃年节菜,所以要早点做。
出嫁的姑娘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一定要做一大袋饼干、糖果,由母亲分发给邻里乡亲,反映的情意很浓。
4、三天:赤口。
初三虽然不拜年,但是因为赤口,为了避免与人争吵,所以选择不外出。
5、年初初五:迎财神
迎财神回家,如果旧年不能“一碗清水、三支香”祭灶王,旧年发达的要用鸡鸭鱼肉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