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族的葬礼风俗,贵州有什么风俗?
参考 会员推荐 时间:2024-01-19 19:25布衣族的葬礼风俗目录
毕节的文化
贵州有什么风俗?
布依族丧葬习俗
布依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丧葬习俗,这些习俗中蕴涵着许多布依族特有的文化元素。
一、报丧仪式
布依族老人去世后,首先要在寨外路口处放一木柴,表示禁止外人进寨,同时在寨内路口处放置一“卡盆”,盆上放一木锤,表示寨内死讯。然后由死者长子站在牛圈中间将一只鸡向西用力扔去,并高呼“西去呀!西去呀!”这时亲友可以进入寨内,进行哭丧、安葬等丧葬活动。
二、沐浴更衣
布依族老人临终前,家人要为其沐浴更衣,即为其擦洗全身,穿上新衣服。沐浴所用的水是从河里取来的净水,所用毛巾是女儿亲手织就的土布。
三、停尸守灵
布依族老人去世后,尸体要停放在堂屋中,头南脚北,脸上盖一张黄纸或一面镜子。停尸期间,家人要为死者守灵,一般守在灵前或睡在死者脚旁。守灵期间要有人不断在灵前哭丧,直到出殡为止。
四、丧葬准备
布依族在出殡前要选好墓地,准备好棺材、寿被、寿衣等。棺材一般用柏树制作,寿被、寿衣一般为绸缎制品。此外还要准备一些香烛、纸钱等物品。
五、送葬仪式
布依族出殡时,一般要请师公或道公做法事,为死者开路、指路,使死者的灵魂能够顺利地到达祖先的居住地。送葬的队伍一般是步行或肩扛棺材前往墓地。棺材上要披上一件白布,由孝子在前引路。到达墓地后,要由孝子用新毛巾包上饭团向四方抛撒,以示祭奠四方神灵。然后由众人将棺材放入墓坑中掩埋。
六、服丧守孝
布依族服丧守孝期间,家人要穿素衣、吃素食,以示哀悼。还要遵守一些特殊的禁忌,如不参加歌舞活动、不洗头等。
毕节的文化
名优小吃有羊肉粉、奢香玉簪、威宁小粑粑、织金发粑、冬包肉、擂茶糍粑、龙华粽香肉、烙洋芋、徐家太婆香豆花、毕节汤圆、夜郎八卦鸡、织金宫保鸡丁、威宁荞凉粉、纳雍猪米肠、纳雍燕麦炒面、大方骟鸡点豆腐、纳雍木梳粑、王傻子烧鸡、曾三兴家卤牛肉、恋爱豆腐、赫章核桃糖、羊场茶食、威宁炒荞饭等。
古老独特的民族礼俗,构成毕节人热情礼貌、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传统风尚,别具情趣的彝族迎亲,苗家牛角酒,回族的道“色兰”,彝、苗丧葬习俗,布衣婚俗等独具一格。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苗族跳花节”、“布依族的六月六节”等。
民族古籍文化是毕节享誉全国的一个亮点。
《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典籍目录》、《迁徙歌》等70多部3000多万字出版发行,引起了中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使毕节成为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院学生实习基地之一。
贵州有什么风俗?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
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
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民族民间工艺,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旅游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
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
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节艺术的百花园. 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
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
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
苗族所唱的歌既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婉转,优美抒情的“游方歌”,更有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其调式不 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侗族的侗歌大都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水乳交融,既有独唱,也有合唱。
黔南、黔西南一带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而且注意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苗族、侗族所跳的芦笙舞动作潇洒风格纯朴、舞姿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总之,贵州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与民族习俗紧密相联,与各民族古老的历史,生产、生活环境相关,多为欢庆民族节日的活动内容,粗犷、淳朴,充满着酽酽的生活情趣,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主要的体育活动项目有苗族群众喜爱的武术,有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侗族的“抢花族”; 苗、侗、彝族群众喜爱的摔跤;苗、土家族群众喜的龙舟竞赛等. 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工艺丰富多彩,主要的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