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的来历和风俗,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参考 网络 时间: 2024-01-18 13:36:01腊八的来历和风俗目录
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腊八节的传说和故事
腊八的来历和风俗
腊八节的来历
腊月,俗称“腊”或“蜡”,古代称“腊日”或“蜡日”,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和百神的“喜庆丰收”的节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称腊日,俗称腊八节。腊八节始于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腊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腊八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社会。在古代,人们会在农历十二月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安康。同时,人们也会在这一天用猎获的野兽举行盛大的宴会,分享猎物和美食,以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好运。久而久之,农历十二月初八就被固定为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节日,称为“腊八节”。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赤豆打鬼”的故事,说的是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氏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恶鬼,专门出来吓唬小孩子。古代人们普遍认为恶鬼害怕红小豆,所以就用红小豆熬粥喝,以此驱除恶鬼。后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民间就有了喝红小豆粥的习俗,这就是腊八节起源的传说之一。
腊八节的风俗
1. 喝腊八粥
腊八节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就是喝腊八粥。在腊八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熬制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不仅自家享用,还要送给亲友邻居品尝。腊八粥的主要原料是红小豆、糯米、红枣、桂圆肉、莲子等,熬制时将这些原料一起下锅煮熟,再加入糖或盐等调料即可。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不仅能够驱寒保暖,还寓意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2. 腌制腊八蒜
除了喝腊八粥外,腌制腊八蒜也是腊八节的一种风俗。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会将剥好的蒜瓣放入干净的坛子中,加入醋和糖腌制一段时间,直到蒜瓣变成翠绿色。腌制好的腊八蒜口感爽脆,微酸微甜,非常开胃。除了自家食用外,人们还会将腌好的腊八蒜送给亲友品尝。
3. 做腊八面
有些地区在腊八节这一天有做腊八面的习俗。与普通面条不同,腊八面是用各种面粉和豆类制成的五色面条,寓意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在煮面时,人们会在锅中加入各种蔬菜和肉类一起煮熟,吃起来鲜美可口。
4. 煮腊八豆腐
在部分地区,人们会在腊八节这一天煮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先用石膏点制而成,然后晒干成豆腐块,再用盐水浸泡一段时间后晒干而成。煮好的腊八豆腐口感柔软细腻,营养丰富。在食用时可以加入调料拌匀后食用,也可以煮汤或红烧等做法。
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腊八节起源及饮食文化特点 ... 腊八节起源: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美美的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 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
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 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
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习俗 习俗一: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
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习俗二:吃腊八粥 荤腊八粥 1、土豆和小米各120千克煮半熟,大蒜20千克均捣碎后用兆福牌原味牛油调和 2、冬瓜片35千克 白菜丝25千克 青椒丝15千克 鸡肉末25千克作配料放入 3、加入适量清水和调味品:味精、盐、黄酒、花椒等然后文火相煮 4、煮至冒气停火几分钟,然后再文火相煮,反复三次左右即可出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相传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腊八节的风俗有喝腊八粥、吃冰、泡制腊八蒜、制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节的风俗有喝腊八粥、吃冰、泡制腊八蒜、制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
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
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
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的传说和故事
展开全部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