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海南春节风俗民俗文化,海南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海南春节风俗民俗文化,海南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2023-12-27 参考 网络

海南春节风俗民俗文化目录

海南春节风俗民俗文化

海南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谁能告诉我海南的新年习俗和象征意义啊?

海南春节风俗民俗文化

海南春节风俗民俗文化

一、祭祖拜神

春节祭祖是海南人表达孝道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对祖先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在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选择一天前往祠堂祭祖。祭祖时,人们会在祠堂里摆上香炉、烛台、供品等,点燃香烛,向祖先表达敬意,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平安、事业顺利。

除了祭祖之外,春节期间海南人还会前往寺庙拜神,祈求神灵保佑家庭平安、事业顺利。常见的拜神活动有正月初一拜财神、初二拜土地公等等。在拜神时,人们也会在寺庙里摆上供品、点燃香烛,向神灵表达敬意。

二、贴对联

贴对联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海南人迎接新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春节前夕,海南人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上红纸对联,以表达迎接新年的喜悦和祈求家庭平安、幸福的心愿。对联的内容通常与吉祥、祝福、喜庆等有关,如“迎春接福”、“家和万事兴”等等。

三、守岁

守岁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海南人迎接新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除夕之夜,海南人会在家里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守岁时,人们会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玩耍、看春晚等,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守岁时,人们还会在门口点燃灯笼,以驱赶邪佞和晦气,迎接新年的吉祥和好运。

四、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海南人迎接新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除夕之夜,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团圆饭的菜肴非常丰盛,通常有鱼、肉、蔬菜、汤等,寓意着团圆和幸福。在吃团圆饭时,人们还会互相敬酒、祝福,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和祝福之情。

五、放鞭炮

放鞭炮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海南人迎接新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除夕之夜,海南人会在家里放鞭炮,以驱赶邪佞和晦气,迎接新年的吉祥和好运。在放鞭炮时,人们还会将一些鞭炮扔到井里或水塘中,以示驱赶邪恶和晦气。

海南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海南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海南人过年从腊月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为“祭灶节”。

祭灶是男人的事,家里灶上的神像要请下来烧掉,送灶王爷上天,祭灶的时候还要预备清水、草粮,这是给灶王的马吃的,直到了正月初一才迎接灶王爷回家。

把灶王爷送走以后,就要开始打扫房子了,这时每家每户都要预备一把新的扫把,把屋顶墙壁都要打扫一遍,这就叫做“扫尘(陈)”。

贴利是、祭祖 到了年三十,接近春节的最高潮了,这一天上午,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门神、利是。

利是要贴在大门口的上方,并且要贴单数,一般是五张。

海南人还在每个门口都挂上一串用红绳子绑着的桔子,桔子要挂偶数,表示出门“大吉大利”。

下午开始祭祖,回家过年的人这时也应该回到家了。

祭祖就是要敬祖宗,烧纸钱、上蜡烛、上祭品,向祖宗行礼,接着要燃放鞭炮。

这时人才能入座,入座以后也不能吃,要等长辈们发话。

年夜饭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海南人过年少不了杀鸡,有一样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鱼”,代表“年年有余”的意思。

海南人过年还必备两样特别的东西,一是芹菜(水芹),二是粉丝。

芹与“勤”谐音,把芹菜摆上桌的意思是今日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是勤奋劳动所作的成果;粉丝则是代表着长寿,饭桌上如果孩子们吃到了一条长长的粉丝,就要喊出一声“长寿”。

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晚,是狂欢之夜,这天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守岁”。

海南人过年不吃饺子,就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年糕糖果拿出来,全家人在一起或看电视节目或闲话家常或开台打麻将,开开心心地度过这个年夜。

如果没有精力撑到天明的,也可在子时后去“闹福”(睡觉)。

赚茶、行袍 除夕子时进入大年初一,进入正式的年节,从初一到十五,都算过年。

初一,开门鞭炮避邪。

迎喜神,有些地方这个时候就会把灶王爷接回来。

初一,拜神,人们清早起来后,开门先烧炮仗,祭拜天地神灵祖先,然后给小孩派红包。

这一天一般是不外出拜年的,但是现在人们不讲究这个了,不过老人们还是希望新年第一个登门的人是个男孩子。

亲戚朋友登门拜年见面时互相祝贺,说些吉祥的话,给小孩派红包,然后围坐喝茶、品尝糖果,称为“赚茶”。

老人们喜欢在红包里面放两颗桔子,表示大吉大利的意思,不过这样的红包一般是送给一些已婚的人。

正月初一这一天忌讳颇多,不能吃药,米缸不能空着,不能扫地,不能开后门,不能搬动柴禾不能出口污言,不能动手打人等等。

初二,继续拜年,出嫁的女儿带着姑爷携着孩子一块儿回娘家。

如果是做生意的人初二还要祭财神。

初三,老人们说初三是“破口(嘴)日”,这一天不宜出门,以免被人说到不好的话,不过现在此风已淡。

初四,迎神接神的日子,傍晚接神。

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从初一到初四有很多禁忌,初五破除,祭祖的供品可以撤掉了,垃圾可倒,刀剪可动,稀饭可吃,大街小巷商店开张大吉,迎五路财神。

初七,人日,众人的生日。

初八,海南人的土地爷爷生日,这一天不能扫地,也不好把地弄脏,否则惹恼了土地公那可就麻烦。

初九,玉帝诞辰,这一天要祭拜上天。

海南人从初六开始“行袍”,就是把附近庙宇里的菩萨或神灵请下神案,敲锣打鼓的由四名男人抬着到村里的各家各户去放灯、驱邪。

“放灯”就是“送丁”。

“行袍”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准备一些糕点祭拜,这个时候,老人们都叫孩子们去钻“公祖(菩萨)”屁股,认为这样会给来年带来好运。

谁能告诉我海南的新年习俗和象征意义啊?

海南春节习俗(陵水县由于地方不大,习俗也没什么特殊之处)

海南春节的习俗大致与内地相似。

正月初一,汉代称为元旦,明清也称为元旦,俗称“新年”。

元旦是一年之首,作为岁首它在一年一度生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岁首民俗也极为丰富。

初一天明时,焚香,放爆竹,在祖宗堂里摆设年糕、汤圆,开门迎年。

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后,男女都要穿上新衣,鞋子一定要干净,打扮光鲜,见面的人都道吉利的祝福语。

当日忌讳扫地、汲水,禁止动针剪,禁倾倒秽物,禁止买东西,饮屠苏酒,做生菜、春盘、节糕,全家团聚用餐,禁出远门,当日晚上起,就得在祖宗堂摆设水果,直到元宵晚上为止。

清晨迎新年后接着是拜年了。

放过开门炮接着就是拜年。

大清早,嫁出去的女儿就挑着大盘年糕回娘家拜年了,若女儿是当年嫁的就得多些年糕。

拜祖后,把所有的年糕分给邻居,然后由长辈率家人出门去拜访亲朋好友,亲朋好友带着礼物前往庆贺,还给小孩压岁钱。

春节期间,当地还举行活动,舞龙遍街都是,还有调声、拜神庙等习俗。

到拜神时,一般在庙堂祭拜。

庙堂是洋浦这个地方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迷信产物,以为天神、佛等会为他们带来好运,所以修建庙堂,奉供神仙,人们由此遗传了下来,正所谓前造后学嘛! 人们去庙堂的目的有:祭祀祖宗;求官;求生男;求福;求名;求利;喜兴;当兵;祛病等等。

去祭拜时一般带水果、炮竹、香、香纸。

正月十五元宵节,祭祀祖宗,春节就得告别了,春节落定。

新年习俗生动和谐,情趣高尚。

新年是休憩的日子,是民众身体与精神放松的机会,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着民众的生命律动与精神渴求新年充满欢快、充满期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