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有啥1风俗,壮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发布2024-03-12 02时 参考 未知壮族有啥1风俗目录
壮族有哪些具体的民俗活动
壮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壮族的风俗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风俗。
。
1. 壮族的传统婚礼多为“三朝”,即三天三夜的婚礼,期间有祭祀仪式、求婚仪式、接新娘仪式等。
。
2. 壮族喜欢唱山歌,山歌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代表了壮族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3. 壮族的传统服饰是蓝色上衣和黑色长裙,男子则穿长衫和马褂,头戴红布帽,脚踩布鞋或草鞋。
。
4. 壮族喜欢过节,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丰富的庆祝活动和习俗。
。
5. 壮族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壮锦、壮绣、壮鼓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体现了壮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壮族有哪些具体的民俗活动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因为我们的周围不是山就是水,所以不喜欢都难,呵呵~)。
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
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现在好多了,因为改革开放了嘛0。
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
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
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这个有一部份居民还保持着)。
壮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
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
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壮族的风俗
壮族的风俗
--------------------------------------------------------------------------------
发布时间:2004-4-4 10:05:46 文章摘自:世纪宜兴网
“换酒”:壮语念“vian lou”。
壮族人并不习惯独自大腕喝酒,而喝酒也不使用酒杯,他们常用的小勺子(当地人叫匙羹),人们往往先把酒倒到一个大碗里,然后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喝。
形式是:如果我敬你一杯酒,我就用一个小勺子从大碗酒里打酒,然后直接送到对方的嘴里,一般情况下,对方是必须要喝下的,不然会被认为不礼貌、不给“面子”;喝了别人敬的酒后,就要回敬,形式还是一样的。
寿礼:这里说的主要是61、73等大寿。
如果两个老人还在健在的话,往往是两个一起过,只要是一个人过了61岁就行,并不一定要在61岁生日举行。
而寿礼的仪式是很特别的,传统的寿礼是少不了道士来做法场的,当然还要有乐队来奏寿乐。
祝寿也是有一定仪式的,往往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做司仪,两位老人(如果一个老人去世的话则拿出其灵位或其他对其有象征意义的东西),老人分别坐在挂满寿帐(就是写满“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字样的一快快长三四米的大堂的八仙桌左右两边,守拄彩色的拐杖,晚辈则依次上前祝寿,而老人则回以红包,以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长辈对晚辈的爱戴。
据说做过61大寿以后就老人就可以健康长寿,但是必须忌食牛肉狗肉,否则就不灵验了。
葬礼:在传统的壮族葬礼上,道士、锣鼓唢呐队是不能少的,参加葬礼的人都穿上白色的上丧服。
在出殡前,家属是必须在棺材旁守灵的,否则会被认为不孝。
壮族人兴的是土葬,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火葬仍然不被多数壮族同胞所接受。
婚礼:婚礼是最隆重的,但是婚礼之前的风俗有趣,主要有“合八字”、“认识”、“过礼”、“报好”,一般说来是要经过这几个步骤才可以举行婚礼的。
“合八字”是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去给算命先生算,看双方是否合得来;如果“八字”合得来,就要“认识”了,“认识”指的是,经人介绍,男女双方及其家长认可,男方到女方家去和女方见面,互相认识和了解对方;“过礼”,经过了“认识”,双方满意,接下来就是“过礼”,过礼是指男方为了表达诚意,给女方家送去米酒、大米和其它礼品;“报好”就是男方家人和亲属去向女方家庭介绍男方家庭的情况和男方的人品等,让女方更了解男方背景放心的嫁给男方。
“报好”以后自然就使举行婚礼,通常是新郎要到女方家庭迎娶新娘,然后是拜天地父母,举行婚宴,闹洞房等等。
至于以抛绣球、对山歌定情那只是浪漫的传说,是否真有其事,本人不敢妄下结论,总是我是没有见过的(在表演中、电影电视作品中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