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秋风俗,明日立夏 立夏习俗有哪些
2024-03-12 04:01 参考 用户推荐上海立秋风俗目录
吃什么:头伏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混沌
明日立夏 立夏习俗有哪些
有关处暑的节气农谚有哪些?
上海立秋节气,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在立秋这一天,上海的风俗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吃“立秋面”。在立秋这一天,上海人通常会吃一种叫做“立秋面”的食物,这是一种由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芸豆等多种豆类制成的面条,寓意着吃了这种面条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
2. 拜祭祖先。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祭祖的好时机。上海人在这一天会到祖先的墓地或祠堂里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
3. 入秋芒种。立秋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在上海,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一些入秋芒种的仪式,以祈求秋季的丰收和农业的繁荣。
。
4. 送秋。在立秋这一天,上海的一些地方还有一种叫做“送秋”的活动。人们会把一些水果、糕点、面条等食品送给亲友,以示关爱和祝福。
。
总的来说,上海的立秋风俗主要包括吃“立秋面”、拜祭祖先、入秋芒种和送秋等活动,这些都反映了上海人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关注。"。
吃什么:头伏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混沌
南方人伏天饮食习俗因地域不同也有差异:上海人讲究“头伏馄饨二伏茶”;杭州人讲究的是“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南昌人讲究“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人和江西人也讲究头伏吃鸡,认为“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而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生活在皇城根的老北京人,特别在意 三伏天吃什么,他们讲究的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1、吃大萝卜清火润燥
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
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
一般二伏过后正好“立秋”,白菜最好在这时出苗最好。
头伏萝卜二伏菜,初秋吃萝卜,能祛除盛夏时节心中的虚火;秋冬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
下面说说萝卜和白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2、吃馄饨色鲜味美开食欲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
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比起水饺,馄饨个小皮薄,煮熟后有透明感,另煮馄饨费时短,煮水饺过程则需多次加凉水,方保证熟透。
另外还有一点,水饺重蘸料,馄饨重汤料,在广东地区尤其突出,鸡汤、肉骨头汤是汤底的首选。
我们这边吃馄饨还常配面一起,称云吞面。
3、吃饺子皮薄馅厚味道佳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
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在传统文化中,“头伏”吃饺子讲究的不是吃肉馅,而是要吃素馅,比如用菌菇、莴笋或黄瓜等配料拌和成馅,口味清淡,吃起来却香喷喷的。
而且时至今日素馅饺子也被代表一种健康饮食,天然的蔬菜原料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4、吃鸡去湿强身好食疗
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
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
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明日立夏 立夏习俗有哪些
立夏节的习俗: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
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小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
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秤人活动主要流行于南方,类似于春节期间“人日”的活动。
秤人据说起源于三国时代。
传说蜀汉先主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吴国孙夫人抚养。
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修书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
另种说法是,魏国司马昭发兵消灭蜀汉,又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虏的后主阿斗,封他为安乐公。
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批跟到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秤了体重,以后每年立夏再秤一次,布告天下,表示他没有亏待安乐公,使他年年增加体重。
后民间仿效,由此形成风俗。
立夏秤人有两种,有的悬秤于大树,多是给老人小孩秤量。
有的悬秤于屋梁,是女子互相秤量,品肥论瘦,嘻哈打趣,俨然一种闺中游戏。
蔡云《吴觎》诗云:“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
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
立夏日为汉族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流行于全国各地,农历四月间(阳历5月6日)进行。
立夏与立春立秋立冬一样,是标志四季开始的日子。
立夏之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这便是夏天开始的时刻。
与立春时的东郊迎春一样,立夏时也有迎夏仪式。
古时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祭祀炎帝和祝融。
立夏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民间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民谚云,“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有关处暑的节气农谚有哪些?
处暑节气,部分地区对当地农事活动的谚语。
山东:处暑风凉,收割打场。
边收边耕,耙耱保墒。
晚秋管理,措施加强。
秋菜定苗,锄草防荒。
各种害虫,综合预防。
浇水追肥,保证苗旺。
湖北:处暑有落雨,中稻粒粒米。
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
立秋无雨对天求,田中万物尽歉收。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河南:立秋过后处暑连,打草沤肥好时间,拔除大草放秋垄,小麦割完地早翻。
吉林:立秋处暑在八月,拔草放垄晒水田。
江苏:立秋收早稻,处暑雨似金。
上海:立秋过后处暑来,深耕整地种秋菜。
晚稻出穗勤浇水,籽粒饱满人心快。
浙江:立秋处暑耕作忙,多种蔬菜和杂粮。
晚秋追肥勤灌溉,害虫风害要早防。
安徽: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棉花。
湖南:立秋处暑天渐凉,玉米中稻都收光。
福建:八月立秋处暑快,边种蔬菜边管粮,防害治虫田管理,水稻防倒要烤田。
云南:立秋处暑八月天,棉花整枝烟短剪,白薯翻蔓秋荞播,拔草捉虫保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