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福接福风俗,迎春接福是什么意思?
来源 会员推荐 2024-03-12 04:12:50送福接福风俗目录
春节民俗民风文化
迎春接福是什么意思?
过年贴福字有什么讲究?一般几点贴?
送福接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风俗习惯。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用某些祈福的物品或行为来祈求好运和吉祥。送福接福就是其中一种。
。
送福指的是将好运和吉祥送给别人,通常是通过送礼物、送红包等方式来表达。在中国,送红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送福方式。在春节、结婚、生日等重要场合,人们往往会准备红包来送给家人、朋友和亲戚,以表达祝福和关爱。
。
接福则是指接受别人的福气和好运,这通常是通过接受礼物、接受红包等方式来表达。在中国文化中,接红包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传统习俗。孩子们通常会在春节期间收到亲戚和长辈的红包,这被认为是一种幸运和吉祥的象征。
。
总的来说,送福接福是一种表达祝福和关爱的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风俗习惯之一。"。
春节民俗民风文化
拜 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
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
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成为时尚。
"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
以图吉利讨口彩。
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
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
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
迎春接福是什么意思?
迎春节接福气。
每逢新春佳节之际,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上贴个大红“福”字,而且要倒过来贴,寓意为“福到了”,迎春接福,喜气盈盈。
福,是一个吉祥的字眼,在人们心目中是神秘的、珍贵的。
在古代,百姓和帝王都喜欢“福”。
民间贴“福”字的传统,传说始于周朝,这种民俗传统沿袭至今。
拓展资料:
其他关于新年的成语:
一、花开富贵:我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代表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富有和高贵的向往。
象征人,花好,人也好所以花开富贵更好。
二、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三、招财进宝:招引进财气、财宝。
四、合家欢乐:就是这全家人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五、多福多寿:多运气,多寿命。
六、福如东海:福气象东海那样大。
七、财运亨通:亨:通达,顺利。
发财的运道好,赚钱很顺利。
八、吉星高照:吉星:给人带来吉利、好运的星辰。
旧时相信星学的人认为,人的命运与星的位置及运行有关,吉星高照时,但一切随心、顺利。
过年贴福字有什么讲究?一般几点贴?
快过年了,现在的一些商业单位都会在这个时候送福上门,也算是一种广告行为吧。
福字每家都要贴,但是贴“福字”在青岛地区非常讲究,如果万一贴得不对,可能会适得其反。
“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类小“福字”,根据“福字”的大小,该贴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记住。
“倒福”斗方,要座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这叫做“福入厅堂”,但一家只能贴一个,如果贴多了,叫做“重蹈覆辙”不吉利;正福也是斗方,一家也只能贴一个,须座东面西,象征“福如东海”;门福必须是正福,曾经看到过把倒福贴在大门外,青岛话叫做“昏逡”,谁家的福到了门口不让进门?门外贴“倒福”会让一家有一种流年不顺的感觉。
所以门福必须要正福。
另外还有抬头福,旺财福等都要各归其类。
贴福字的讲究是老祖先们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该贴到什么位置都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出来,绝对不是哪个人随便一说。
比如穷人家贴“穷福”,过去那些欠债的穷人往往过了小年或三十早晨就慌里慌张地把“福字”贴上,就是把所有的讨债人都挡在门外,因为一旦贴上了门福就相当于过年了,所以讨债的就不能再上门逼债,此叫做“穷福”。
真正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且顺序应该是从外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才能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