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龙舟节的风俗习惯,苗族怎么过端午节
发布2024-03-10 08时 来源 用户推荐苗族龙舟节的风俗习惯目录
贵州苗家民俗龙船节是什么?
苗族怎么过端午节
苗族赛龙舟的古老意义是什么
。
1. 赛龙舟。在龙舟节期间,苗族人民会在江河湖海上举行龙舟竞赛,比赛时会有舞狮、舞龙、唱戏等活动,场面非常热闹。
。
2. 吃粽子。龙舟节期间,苗族人民会制作粽子,这是一种用糯米和肉或豆等制成的传统食品,有多种口味,非常美味。
。
3. 祭祀祖先。苗族人民会在龙舟节期间举行祭祀仪式,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平安、丰收和幸福。
。
4. 赛火枪。苗族人民也会在龙舟节期间举行赛火枪比赛,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运动,比赛时会有鼓乐和舞蹈等节目,非常热闹。
。
5. 舞蹈表演。苗族人民会在龙舟节期间表演传统舞蹈,如踩高跷、打铜鼓等,这些舞蹈都具有浓郁的苗族文化特色。
。
总之,苗族龙舟节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苗族人民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贵州苗家民俗龙船节是什么?
每年的农历五月,汉族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居住在贵州凯里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船节的风俗,苗家的龙船节一般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
关于苗家龙船节的由来,在黔东南流传着两个民间传说。
有一传说,说代天降雨的龙王有一次行错了雨步,下雨时间违反天意。
天公大怒,令雷公把龙王劈成数段抛入江中。
从此天大旱,苗民即造龙船沿清水江划渡,象征被雷公劈死的龙王复活了,又按常规降雨人间。
这是一种赛龙舟求雨的古老风俗。
另有一传说,说有父子2人在江中打鱼,儿子被龙王抓去当了枕头,父亲一怒之下放火烧龙宫,将龙砍成几段,浮尸江中。
大家检龙肉分吃。
但吃了肉后九天九夜天全黑,不分白昼黑夜。
有一天,一位妇女带小孩到江边洗衣,孩子用棒槌拍打江水,并不停地念着模仿击鼓的“咚咚”声,不久天就亮了。
以后,这条江附近的苗民都过龙船节,敲着鼓点子赛龙船。
苗族的龙船用杉木制成,分母船和两侧子船三部分,母船的船中心前后共六舱,中四舱装载着龙船节期间亲友馈赠的猪、羊、鹅和竞渡水手食品,两侧子船则为水手划桨之地。
苗族划龙船是站立着划桨的,不同于汉族的坐着划桨。
龙头雕刻精美,宛似牛角的龙角上,通常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语。
平时,龙船放在专放船体用的“龙船硼”内。
有的“龙船棚”还写满楹联,如:“龙船千古事,忠孝一生兴,典祀千年重,锦延百事传,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兴’等等。
横批则多为“民众团聚”、“万宝来朝”。
待龙船节前,村民举行过隆重的祭祀龙船的仪式后,方抬下龙船,放入清水江练习和比赛。
参加龙舟竞渡的苗民,每船水手多达三四十名,由头面人物当“龙船头”,这里指船上的鼓手,全船水手听从鼓手指挥,按鼓声节奏挥桨竞渡。
又由一小男孩扮女装头戴苗家女银饰敲锣。
由最懂水性的掌舵当艄公,由气力好的壮汉站在船头撑篙。
还有专人负责在开赛时、离寨时、归寨时在船上放土炮。
更有能书会算的“文化人”在船上专记下三亲六戚所送礼品。
在节日期间,水手每天三餐享用的酒肉,皆由村民及沿江各村寨的亲友所赠。
龙船节结束后,还需享受一鹅或一鸭。
水手的挑选很严格,若家中有妇女生小孩的均不得当水手。
各村寨在龙船节结束时,必须挑全村最肥大的猪,宰后请全寨聚餐一次,以酬谢全村对龙船节的支持。
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为苗家龙船节的正日,而早在五月十八九日,就得将龙船洗刷一新。
至二十二、二十三两天,将母船于船系为一体并安上龙头。
二十四日隆重举行开划仪式,在河边或缓口有龙神之位的井边、沟边,置方桌一张,桌脚要绑上去掉树叶和树皮的树枝,绑雨伞一把,绑红布、纸钱和一把青草。
桌上供米一升,去毛白公鸡一只,以扫邪敬神。
过去过龙船节的头一天,要请巫师念经,现在这里巫术礼仪大多从简。
但巫术规矩不停,如龙船在划渡中不得半途停顿或休息,须一鼓作气划至终点。
待龙船调头后,掌舵者分给水手每人一束青草用以驱邪,合一齐投入江中。
龙船节期间,清水江两岸人山人海,除竞船外,还有踩鼓、吹笙等民俗活动,这期间更是男女青年游方对唱、谈情说爱的佳节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苗族怎么过端午节
苗族过端午节的习俗
1、走寨串门
每年苗族端午节,其他村寨的亲朋好友都要到先过端午节的苗族村寨走寨串门吃粽粑、喝米酒,共同祭祀屈原。
不论来多少客人,主人家都会陪坐到天亮。
第二天客人要回家时,主人家还要给每个客人送上一挂粽粑并亲自送出寨门口。
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2、吃“五黄”
苗家过端午节要吃端午饭。
端午饭要吃“五黄”:黄鳝、黄瓜、黄鱼、黄泥蛋和雄黄酒。
因此,端午饭必备的主菜有:一大盆黄鳝汤,一碗咸鸭蛋,一碗红烧黄鱼,一碗苗家腌黄瓜,一碗雄黄酒。
当然,粽子是餐桌上的必备品。
开席前,长辈先从酒碗里倒雄黄酒出来,然后挨着给每个小孩的脸上、额上、脖子涂抹。
开席时,由最年长者端起雄黄酒喝第一口,然后再往下传,餐桌上的男女老少都必须喝上一口。
3、粽粑节
苗族称端午节为粽粑节。
苗家的粽子很有特色,馅也很丰富,豆沙粽、鲜肉粽、腊肉粽、绿豆粽、赤豆粽等等。
最令人称道的是苗家“五色粽”,他们用五种植物的叶液将粽馅染成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然后用芭蕉叶包裹成圆柱形煮熟。
一般都是在端午节前5-10天就把粽子裹好了、煮熟了。
以前苗家还要把煮好的粽子挂在堂屋里,一是敬祖先,二是表示生活美满。
4、双人咬粽子
苗家的粽文化很丰富,端午节前后还要围绕粽子开展系列活动,其中最有趣味的是“双人咬粽子”。
在欢快的木鼓声中,姑娘小伙两人一组,比赛分为绑腿走路、包粽子、双人板鞋竞走、咬粽子、一人离地返回等步骤,最先返回出发点的一组为胜。
5、抢鸭子比赛
抢鸭子比赛也是苗家村寨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目。
它源于纪念古代苗族英雄杀死恶龙为民除害的传说,沿袭至今,并以鸭为吉祥物,在龙舟赛上将一大群活鸭子同时放人赛龙舟的水面上,任由人们去抢捉,谁逮着归谁,抢到鸭子视为大吉。
比赛规则是,先把鸭子放入河中,比赛口令一发出,等在河边的男女便开始抢抓鸭子。
鸭子被人赶着在河里乱窜,抢鸭人沿着河边追赶,谁抢抓到,鸭子便归谁。
6、龙舟节
每年端午节起至农历五月尾是贵州苗族龙舟节。
云贵一带,在气候上雨旱季十分分明,在旱季里,雨水尤为珍贵。
因此,苗人划龙舟多与天气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祈福和庆祝性质较强,龙舟比赛通常都会有驱旱求雨、庆祝插秧成功、预祝五谷丰登等实际意义。
苗族赛龙舟的古老意义是什么
苗家龙船节
每年农历五月汉族有端午节赛龙舟习俗居住贵州凯里苗族也有农历五月过龙船节风俗苗家龙船节般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
关于苗家龙船节由来黔东南流传着两民间传说
有传说说代天降雨龙王有次行错了雨步下雨时间违反天意天公大怒令雷公把龙王劈成数段抛入江从此天大旱苗民即造龙船沿清水江划渡象征被雷公劈死龙王复活了又按常规降雨人间种赛龙舟求雨古老风俗
另有传说说有父子2人江打鱼儿子被龙王抓去当了枕头父亲怒之下放火烧龙宫龙砍成几段浮尸江大家检龙肉分吃吃了肉九天九夜天全黑分白昼黑夜有天位妇女带小孩江边洗衣孩子用棒槌拍打江水并停地念着模仿击鼓咚咚声久天亮了条江附近苗民都过龙船节敲着鼓点子赛龙船
苗族龙船用杉木制成分母船和两侧子船三部分母船船心前共六舱四舱装载着龙船节期间亲友馈赠猪、羊、鹅和竞渡水手食品两侧子船则水手划桨之地苗族划龙船站立着划桨同于汉族坐着划桨
龙头雕刻精美宛似牛角龙角上通常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语平时龙船放专放船体用龙船硼内有龙船棚还写满楹联:龙船千古事忠孝生兴典祀千年重锦延百事传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兴’等等横批则多民众团聚、万宝来朝待龙船节前村民举行过隆重祭祀龙船仪式方抬下龙船放入清水江练习和比赛
参加龙舟竞渡苗民每船水手多达三四十名由头面人物当龙船头里指船上鼓手全船水手听从鼓手指挥按鼓声节奏挥桨竞渡又由小男孩扮女装头戴苗家女银饰敲锣由懂水性掌舵当艄公由气力好壮汉站船头撑篙还有专人负责开赛时、离寨时、归寨时船上放土炮更有能书会算文化人船上专记下三亲六戚所送礼品节日期间水手每天三餐享用酒肉皆由村民及沿江各村寨亲友所赠龙船节结束还需享受鹅或鸭水手挑选严格若家有妇女生小孩均得当水手
各村寨龙船节结束时必须挑全村肥大猪宰请全寨聚餐次酬谢全村对龙船节支持
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苗家龙船节正日而早五月十八九日得龙船洗刷新至二十二、二十三两天母船于船系体并安上龙头二十四日隆重举行开划仪式河边或缓口有龙神之位井边、沟边置方桌张桌脚要绑上去掉树叶和树皮树枝绑雨伞把绑红布、纸钱和把青草桌上供米升去毛白公鸡只扫邪敬神过去过龙船节头天要请巫师念经现里巫术礼仪大多从简巫术规矩停龙船划渡得半途停顿或休息须鼓作气划至终点待龙船调头掌舵者分给水手每人束青草用驱邪合齐投入江
龙船节期间清水江两岸人山人海除竞船外还有踩鼓、吹笙等民俗活动期间更男女青年游方对唱、谈情说爱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