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结婚风俗,闽南的婚姻习俗。
时间:2024-03-09 07时 来源 网络闽南人结婚风俗目录
闽南地区有哪些有特色的婚嫁习俗?
闽南的婚姻习俗。
求福州婚俗,越详细越好,谢谢!
闽南人结婚风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订婚:闽南人订婚通常由男方家长率领一些长辈前往女方家中,与女方家长及亲友商定婚约。订婚时男方会送上一些礼品,如糕点、瓜果、鲜花等。
。
2.过门:过门是闽南人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娘在婚礼当天从自己家出发,到新郎家,由新郎家长接待,新娘要踏过门槛,表示她已经成为新郎家庭的一员。
。
3.拜堂:拜堂是闽南人婚礼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新郎、新娘在官定的日子前往祖宗庙或家庭祠堂拜神,祈求神明保佑婚姻幸福美满。
。
4.婚宴:婚宴是闽南人婚礼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在新郎家中或酒店举行,亲友们会一起分享美食,祝福新人。
。
5.送亲:送亲是闽南人婚礼中的一个传统习俗,通常由新娘家的亲友陪同新娘离开新郎家,返回自己家中。
。
6.接新娘:接新娘是闽南人婚礼中的一个传统习俗,新娘到新郎家后,新郎家长会在门口迎接新娘,新娘会敲门,表示自己已经到达,新郎家长将打开门,欢迎新娘进入新家。"。
闽南地区有哪些有特色的婚嫁习俗?
一、男方送礼金 1、女方应请送礼金的客人吃鸡蛋(按人计算每人二颗去壳的鸡蛋煮甜汤); 2、男方送的礼金 礼金-女方要回礼 屎尿盘钱-女方全收 金器-女方全收 其他---女方全收 二、出嫁前女方准备 1、准备好男方家中的男人(新郎的父亲、兄弟、爷爷及关系较密切或住在一起(每人一份毛巾二条; 2、准备好男方家中的女人(新郎的母亲、姐妹、奶奶及关系较密切或住在一起)每人一份毛巾二条另加春花一对; 注:毛巾在结婚前随嫁妆一起送到男方家 3、红箱子一只贴上红双喜,红包垫在箱角,内放缘钱; 4、花帕、饭巾要绣缘钱,准备大缘小缘钱红春花数对,结婚时用; 5、冬夏睡衣、裤、内衣等各二件,睡衣应绣缘钱 6、脸盆、脚盆各一个,梳子、镜子、牙杯、牙刷、牙膏、毛巾、脚巾各二件(新娘、新郎用) 注:购买镜子时任何人都不可去照,用红纸包起来,放在红皮箱中(启用时,新娘先照) 7、尿桶一只(现一般用红塑料桶代),桶内装上红糖丸四粒,木炭二节用红纸圈好并放一包五谷) 8、枕头一对,毛毯一条,被子一条 9、糖壶一对,茶盘一副,茶杯(加盖加底盘)4-8套 注:糖壶内装红枣、花生、桔子、莲籽、糖 10、送女儿大件物品 三、娶新娘时娘家准备 1、新郎敲门娶新娘时,娘家长辈回避一下,由同辈或其他人开门2、请新郎及陪伴者吃鸡蛋、茶、冬粉鸭、送伴娘、伴郎红包3、出门前新娘、新郎拜佛祖及祖先4、由伴娘带缘钱到男方家撒并说“人未到缘先到”,新娘进房后在椅子上坐稳(切忌不要坐在床上)5、新娘准备给男方的长辈及兄弟姐妹敬茶注:敬茶用带盖的杯子盛糖水加红枣2粒龙岩粒,,按长辈辈分顺序敬茶并给男方家的女人插上春花四、三天回娘家做客时,娘家准备1、甘蔗二根(有头有尾绑上红绸带)2、四色饼各12块3、公鸡、母鸡各一只,鸡脚绑上红带(也可用鸡蛋代)4、甜米糕大小各一盘,用红糖煮(一盘拜佛,一盘拜床母)
闽南的婚姻习俗。
古时,漳州的婚嫁基本按传统的“六礼”进行。
曾任漳州知州的朱熹主张删简古礼,清代漳州宿儒蔡世远谓“吾闽昏(婚)礼由纳采、纳币、请期而亲迎”。
可见其时已将六礼中的“问名”并入“纳采”之中,并将“纳吉”与“纳征”合而为“纳币”。
据蔡氏所辑《朱子家礼》,婚礼的程序为:“将昏,主人告于祠堂,遂以酒醮其子而诫之,子受酒跪听训诫……”此当为诗书之家所设。
民间嫁娶较侧重于物质形式,礼俗极繁复,而且地区差别很大。
(一)议 婚
议婚相当于古代的“纳采”和“问名”。
旧时,漳州的婚姻极重媒妁,“虽世契,非媒妁不相缔结”。
媒人是议婚阶段的关键人物。
1.探家风
又称“摆家风”、“踏家风”。
在正式求亲之前,男女双方都要设法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尤其是女方对此更加慎重,事先要请自家的亲戚上男家去探家风,了解对方家庭成员的为人,并摸清其经济状况。
2.求 庚
男方备名帖礼物,让媒人到女家问婚。
女方同意提亲就会收下礼品,并将待嫁闺女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客家用白纸)上,一般写“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作为庚帖交媒人转给男方。
3.合 婚
男方收到女方的庚帖后置于神明、祖先案上卜卦,然后将女方的庚帖在供桌的香炉下放置三天。
在此期间如人畜平安,无吵架、生病或摔破碗碟之类情事,就可以说是“三日圆”或“三日好”。
三天后请算命先生“合婚”,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测断两人是否适于结婚。
旧时,女儿出生后,如果生辰不是十全十美,父母就请算命先生伪造一个旺夫、旺家、财库十足的好“八字”,故俗谚云:“男命无假,女命无真”。
合婚一事纯粹是自欺欺人。
若双方命理配合,男方就把自己的庚帖并备礼饼、红包送给女方。
送庚帖者一般是男方的叔伯,挑着装礼饼和红包钱的红漆竹篮,到女家后从大门直上厅堂,将红篮摆到供桌上,告知女方祖宗有人向其待字的后代求婚。
女方父母祭拜祖宗后拆帖,亦请算命先生合婚。
4.相 亲
合婚之后,双方各备礼品,先后由媒人陪长辈前往对方家中相亲。
待字姑娘必须亲自接待男方的客人,奉茶敬客。
双方彼此满意即可定亲,由双方家长商定聘金、聘礼以及妆奁的厚薄,并大概确定完婚的日期。
结婚日期喜欢定在龙年,不喜欢定在虎年。
农历七月为鬼月,婚期也不会定在这个月。
男女双方年龄加起来正好50岁则暂不成亲。
客家人在农历三、六两个月份忌提亲、不嫁娶,有“田水白,不吉利”之说。
双方达成协议之后,由女方开出礼单。
二)定 婚
定婚相当于古代的“纳吉”、“纳征”和“请期”,算作办喜事的开始。
自此时起直到婚后一段时间内,男女双方及其亲属不得参与丧事,以免“红白相克”,不利喜家。
定婚包括以下礼俗:
1.定 亲
又称“过定”、“食定”、“下定”、“文定”或“送定”。
男家女性长辈由媒人陪同,在择定的吉日将商定的礼品送到女家作为定聘。
礼品一般为布料、香烛、冰糖、线面、橘饼、槟榔、?N叶、莲子、猪肉、礼饼、花生糖、烟酒以及戒指首饰,常凑成12色。
女家应以冰糖茶和糖糯米粥招待男方客人,待嫁女要上厅堂奉甜茶。
客人接受甜茶时应送红包为“压茶瓯”礼。
女方家长将男方送来的戒指戴到待嫁女的手指上,就完成“食定”的仪式。
男方客人离开时,女方应回赠联巾(两条连在一起的面巾)等礼品。
同时,男女双方都要向亲友四邻分送礼饼、糖果等,表示婚事已经确定。
2.行 聘
又称“提聘”或“送大定”。
男家在择定的吉日将商定的彩礼送到女家。
彩礼强调成双,包括送彩礼人也要偶数,挑彩礼的笼担和扁担都要贴上红纸,男家的长辈挑一担走在最前面。
彩礼包括婚书、金帛牲醴、聘金、首饰、布料、衣裙、礼饼、全猪、酒、鸡鸭、??糖、红圆子和其他糕点等。
其中礼饼、??糖和糕点的数量由女方确定,以保证足够分发女方的亲友和乡邻。
此外,每户要赠送一碗红圆子。
有些地方行聘时只送婚书和金帛牲醴等物,衣裙及其他议定的礼物由男方另送一次,称为“送袄”。
求福州婚俗,越详细越好,谢谢!
旧俗男女婚姻多由父母作主,媒人从中说合而定。
媒人持女方庚帖交给男家,男家经过算命人“合婚”以经过“相亲”后,便可议定。
但现在是自由婚姻,可删去这个步骤。
议定后,男方择日请媒人把礼品和聘金陪送至女家,即为定亲。
男方要带着2只公鸡、10斤线面、10斤猪肉、10斤糖、3条香烟、蜡烛、鞭炮、花、礼金、金器到女方家提亲,然后男方要带回去的东西包括一只母鸡,拿来的那两只公鸡中的一只、拿来的线面和猪肉各拿一点,一条给新郎的新裤子和一双新袜子。
福州的礼金反正是要带三的,越多越好,13333、33333、63333……
随后新人们就准备结婚的物品,主要是新娘的陪嫁。
新娘要准备床上用品、带盖的红桶一个(里面放着花生、红枣、莲子、谷物等)、娃娃一对、红脸盆一对、BB洗澡盆一个(也是红色的)、门上和窗户上的喜字、红布(包桶用的)、礼炮、洗发水2瓶、沐浴露1瓶、痱子粉1罐、牙刷2把、毛巾2条、牙膏1支、睡衣1件、拖鞋两双(男、女各一双)等。
这些都是结婚当天要带到男方家的,当然崇尚一切从简的新娘可以斟情安排。
结婚之日上午,男方迎娶,随之以亲戚朋友组成的“行郎”到女方搬取嫁妆。
女方由事先把嫁妆集中于堂前,贴上“百年好合”等吉庆字,插上柏枝。
古代用花轿,现在当然用小车啦。
花轿到女方,新娘整妆上轿,在正午12点之前到达男方家,男方大放爆竹迎接。
下午是拜堂时间,为婚娶中的一个高潮。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次拜祖先,再相向交拜, 饮合卺酒,俗谓交杯酒。
再由司仪对亲戚长辈唱见拜,新郎新娘跪拜,长辈受礼后赐见南钿(即礼金)。
晚上为正宴,司仪主持婚宴仪式。
席间,新人们要向宾客敬酒,有些宾客还会额外给新人席上费用,如果是钱就是100元左右,或者就是戒指。
宴毕是闹洞房时间。
宾客们要想出各种办法为难新人。
婚后第二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给小舅如果子钱。
然后新郎备礼品,和新娘一起往岳家拜见,当日返回。
男方聘礼:按老人家说法,男方下聘的时候要备齐10 样东西,意味着“十全十美”女方手到聘礼后,除了聘金,其余的要归还一半给男方。
聘金:3万3或1万3(仪定的聘金尾数必为“3”字,福州方言“三”与“生”谐音,象征婚后都生儿女)聘礼:公鸡,母鸡各一只(女方退还母鸡)猪腿一条(女方退猪蹄) 羊腿一条(女方退羊蹄) 红鲢鱼2头 目鱼干一包 蛏干2包
女方嫁妆:皮箱(个数一般2个,取好事成双之意)皮箱里装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办给女儿的嫁妆物), 娃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对,讨吉利的说法,多子多福之意。
办些新家需要的电器(根据个人情况,按需办理),塑料桶,塑料花和花瓶(布置新房用):塑料花要用白色和红色2种颜色,代表男性和女性,出门前新娘手上要拿一束鲜花。
(奇怪的是,我常看到很多嫁妆里都有痰盂,不知道拿来做什么的);红伞:接亲时,伴娘为新娘撑红伞出门,上车,下车。
这把伞要崭新的而且没有商标,颜色红色和粉红均可,这也是旧时套吉利的说法,比如挡灾,辟邪等
接亲:如果女方家在福州或有自己的宿舍,就在家里接走。
如果新娘住新郎家,结婚哪天要避一下,或到酒店租房,从酒店接走,或者就直接到化妆店接亲。
要是男方的长辈没意见,那就连“见长”的程序都省了,直接下午接到酒店迎宾(我觉得“见长”这个环节是不可以少的,因为那是结婚最有意思的环节)福州女儿出嫁,一定要在上午12点到男方家,一般新娘上午9到10点前就出发接亲了,新娘接出门的时候伴娘要为新娘打伞,车门则有伴娘负责开。
吃太平面,新郎到新娘家时,新人一定要吃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后同样还是要吃一碗太平面,意为保平安(太平面里还有两个太平蛋,通常要吃一颗留一颗,意思为大家一起平安)
铺床: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长辈铺新房的床,长辈要选父母,儿女齐全的,表示新人可以像长辈一样幸福(我老爸就为一对新人铺床过~哈哈)然后找1到2个乖巧,聪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几个滚,意思为将来会生漂亮男宝宝,如果喜欢生女宝宝,就找一男一女,或直接找女生来打滚,还要记得给小孩子包红包。
见长辈(这可是结婚最有意思的时刻了):下午3到4点,新人就要开始拜见过事的长辈,老人和亲戚,讨红包。
福州人叫“见厅”到了晚上,新人的亲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
有时候还要在酒桌上见过与自己同辈的亲戚,那时候也还是可以拿红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