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广西壮族中秋节的风俗,广西桂林中秋夜习俗是什么?

广西壮族中秋节的风俗,广西桂林中秋夜习俗是什么?

参考 会员推荐 发布:2024-03-09 08:50:02

广西壮族中秋节的风俗目录

广西壮族中秋节的风俗

广西桂林中秋夜习俗是什么?

广西中秋节的风俗

广西壮族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丰收和家庭团圆的欢庆之情。

一、赏月。

中秋节当晚,壮族人会在户外赏月,欣赏明月,品尝月饼,祈求平安和好运。壮族人认为,月亮是家庭团圆的象征,因此,他们会在这一天与亲人和朋友一起欣赏月亮,表达对家庭的爱和关怀。

二、猜灯谜。

壮族人还会在中秋节期间举行猜灯谜活动,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在猜灯谜的过程中,人们会思考、猜测、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三、舞龙舞狮。

在中秋节期间,壮族人还会举行舞龙舞狮活动。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表演形式,人们会穿上五彩缤纷的服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四、祭祀祖先。

壮族人还会在中秋节期间祭祀祖先。他们会准备食品和酒水,摆放在祭台上,向祖先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

五、吃节日美食。

中秋节期间,壮族人还会准备各种美食,如月饼、糕点、烧鸭、糯米鸡等,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节日的欢乐。

总之,广西壮族中秋节的风俗是独特而丰富的,反映了壮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广西壮族中秋节的风俗

广西壮族中秋节的风俗:

1、烧柚子香

中秋传统佳节是壮族沙田柚子收获季节,有的人便将细香插在柚子上,叫做烧柚子香,还有用长竿举过屋檐,表示对月恭敬。

柚子壳有特殊香气,细香插破,芳香四溢,可以驱除秽气。

2、壮族民歌对唱

在广西的武鸣,每到中秋的晚上,当地的壮族人就会在祭拜月亮之后,乘着皎洁月光,成群结队在灵水河畔对歌,通宵达旦彻夜不歇。

对歌后如有钟情的恋人,便结下百年之好。

3、壮族骂俗

“骂俗”又称“骂中秋”,相传古代有位美丽的姑娘,不喜欢虚假的甜言蜜语,偏偏喜欢尖刻辛辣的骂语,这时有一位青年在中秋之夜,当众痛骂偷了姑娘甘蔗的小偷。

姑娘为此深深爱上青年,并嫁给他为妻。

于是,后人便在中秋夜悄悄地钻进别家的菜园、果园,故意偷葱蒜、偷果,惹恼别人,找骂!被偷的人家,反倒偷偷高兴,出来“骂”上几句,算是祝福,而这种骂是不能带脏字的。

4、放龙灯

放“龙灯”是南宁民间的习俗。

中秋节当晚,待嫁女子会亲自动手做“龙灯”。

首先取一个柚子,将柚子掏空,放进一支蜡烛,“龙灯”就做好了。

侗族“赛歌求婚”

中秋节晚上,经过充分准备的芦笙歌舞队去邻近的山寨赛歌,歌声悠扬,舞姿婆娑,人群仿佛荡漾在如水的月光里,叫做“行月”。

侗族小伙子身着节日盛装,手持芦笙,成群结队踏着月光,吹奏着美妙的乐曲,跳着欢快的舞步从四面八方涌向赛歌场地,一人领歌领舞,众人相伴相合。

能歌善舞的小伙子很快就被漂亮的姑娘引到一边,两人对歌对舞。

广西桂林中秋夜习俗是什么?

中秋夜,桂林的大地洒满银辉,月光勾勒出峭挺山峰清晰秀雅的轮廓,环绕青山的漓江,宛如银练缓缓南去。

赏月的人们在山水间徜徉,寄情于这美丽的大自然。

  、此夜,你若在峰巅看桂林,桂林宛如灯的海洋。

路灯亮了、江心灯亮了,远处山顶的灯光闪闪烁烁……在这片灯海中,还可见一束束似萤火虫般的光点,那是人们中秋月夜祈月的柚子香。

  

“柚子香祈月”这种中秋节古俗,源于何时,难以考究,只知道很久以前,当地的少数民族就是这般祭祀月亮的。

目前壮族地区仍有这种习俗。

柚子香,是在本地产的酸柚子上插满点燃的细香,祈月时将它放在户外摆有糖果、月饼的八仙桌上,朝向月亮,似乎那袅袅轻烟能带着人间的祈愿,向月亮仙子飘去。

  

中秋夜,大人们也常常用酸柚子给小孩制作传统的节日玩具一一酸柚子灯笼。

它的制作工艺很简单,选用肥大皮厚的酸柚子,在上部切开一个小口,将柚子心掏空,然后在柚子皮上镂刻“欢度中秋佳节”、“花好月圆”等节日祝辞,在柚子里点上一根小蜡烛,烛光透过镂刻的缝隙漏出来,使得柚子灯小巧典雅,别有趣味。

此夜,孩子们喜欢提着柚子灯笼结队在村头巷尾游戏,那柚子灯笼上下起舞翻飞,就象一条游龙。

  

中秋之夜,青年们的游戏更为独特,他们拿着酸柚子在街上滚掷,你来我往,极为热闹。

更有些人以登山赏月、江边篝火赏月、月夜乘船游两江四湖为节目的娱乐方式。

游船载着赏月的人们缓缓而行,天上月、水中月相互辉映,月中仙子、江上游人情感相通。

此时此刻,城里城外,江岸江心,笑语盈盈,这是桂林最有魅力,最为迷人的夜晚。

  

桂林的中秋节习俗古朴而又情感丰富,使山水动情,柚子飘香。

朋友,你若在中秋节踏上桂林的土地,可千万别错过到漓江岸边去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广西中秋节的风俗

1、烧柚子香:在广西壮族自治州,中秋时节正值沙田柚收获,民间有将细香插入柚子中,称为烧柚子香的传统。

此外,人们还常用长竹竿挑着香火,高过屋檐,以此表达对月亮的敬意。

柚子壳散发的香气能驱邪避秽。

2、壮族民歌对唱:位于广西武鸣的地方,中秋夜晚,当地壮族群众在祭月之后,常聚集在灵水河畔,借着明亮的月光,进行民歌对唱,歌声往往持续至深夜。

对唱结束后,若有相中的情侣,便可能结下美满姻缘。

3、壮族骂俗(“骂中秋”):相传从前有一位偏好直言不讳的姑娘,不喜欢虚假的赞美,而倾向于直率的语言。

中秋之夜,一位青年公开指责偷窃姑娘甘蔗的小偷。

这位姑娘因此对青年心生爱慕,最终嫁给了他。

因此,后来人们在中秋夜会偷偷潜入他人园地,故意偷取葱蒜或水果,以此引来对方的“诅咒”,实际上是一种祝福。

这种诅咒不包含任何不雅之词。

4、放龙灯:南宁地区的民间习俗,中秋节当晚,未婚女性会亲手制作“龙灯”。

制作方法是将柚子掏空,放入蜡烛,即成“龙灯”。

当月光洒在江面上时,将“龙灯”放入水中点燃。

人们相信,飘得快的“龙灯”预示着未婚女性将会很快出嫁;而飘得远或近,则预示着未来婚姻距离的远近。

尽管“龙灯”并不能准确预知婚姻,但这一习俗作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一直流传至今。

5、舞“香火龙”:南宁市良庆区缸瓦村村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的舞“香火龙”活动,是庆祝中秋节的一项传统习俗,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