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认干爹风俗,认干爹是怎样的程序?
来源 知识库 发布2024-03-09 13:22:58新疆认干爹风俗目录
蒙自彝族风俗
认干爹是怎样的程序?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在新疆,认干爹这种风俗并不存在。干爹的概念在中国南方地区比较普遍,但在新疆并不流行。请注意不要信谣传谣,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蒙自彝族风俗
认干爹 除腊欧语系的姆基外,都有认干爹的习俗。
小孩六七岁时从亲友中找一属相相生的人作干爹,以保平安。
仪式简单,干儿的父母备办鸡酒,带孩子敬拜干爹、干妈。
干爹赐给干儿子姓名,赏给项圈、手镯、衣服等物,在干儿子手上系一红线(称“拴魂索”),即告完成。
也有等干爹的习俗,仪式与汉族同。
祭龙 境内彝族各支系均有于农历三月第一个属龙日祭龙的习俗。
由村由德高望重的男性老人为“龙头”,主持祭典。
聂苏泼祭龙为时一天,合村停止农事活动,杀猪一口祭祀龙树(由村人选定的村中或村边的大树,一经选定则永为龙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制定村规民约,委派当年的守地护秋人员。
仆瓦泼和西南部山区的姆基,祭龙时间长达三天。
届时,各村男女青年相邀到本村对歌、跳弦。
三日内,主客均不得离村,客人由邀请者招待。
三日后,“龙头”率合村老幼“祭路”,然后送客。
仆瓦泼的青年男女往往借祭之机交流感情,谈情说爱,结成伴侣。
嘎马底一带的腊欧语系姆基人,祭龙为时一天,全村杀猪一口,各户备醪糟一坛祭祀龙树,祈求丰收。
然后,以姜和豆芽煮猪肉,全村聚餐,不邀外人。
入夜,合村男女 “跳掌”(男女手挽手,男吹笙,女打响把)为乐。
腊欧语系姆基还有不定期祭猎神的习俗。
无论集体、个人猎获禽兽均食肉留骨,藏于家内,不乱弃置。
积攒到一定数量,送入山林,倾入溶洞,祷告猎神,祈求围猎丰收。
土改后,围猎活动减少,少见祭猎神活动。
认干爹是怎样的程序?
按照传统民俗民俗,认干爹有一定的程序:
1.“认干亲”之前,双方要互换生辰八字,然后请人算算孩子与干爹双方的命理是否相合。
2.然后选好吉日,父母为孩子准备好礼物,一家人穿戴整齐后前往干爹家中。
在吉时点起香烛,祷告神明,请干爹上座,由孩子行跪拜之礼、奉茶敬酒。
如还是婴儿则由母亲抱着向干爹鞠躬。
干爹则要给孩子红包或礼物,用新碗筷请干亲家一家吃饭,象征对干子女也同样负有养育之责。
3.孩子成人前过生日时,干爹要带生日礼物庆贺,有的地方则流行孩子一家需带礼物去干爹家过生日。
简介
“拜干亲”就得择一个吉日举行仪式。
届时,做父母的除了要准备丰盛的酒席外,还要替自己的孩子预备孝敬干爹、干妈的礼物。
有的地方是送给干爹的帽子和送给干妈的鞋子。
当然,干爹、干妈也要送给干儿子、干女儿的东西一定要有饭碗,筷子和一把长命锁,另外,还要有一套小衣服,鞋袜、帽子、围嘴和兜肚等。
过去,有钱的人家都是到首饰店去订做银碗银筷,或者到寺庙那里去买木碗,以免小孩因失手而打碎。
因为如果万一打碎碗的话,就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