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藏族的主要风俗特征,藏族的民风民俗 藏族有什么特色的风俗活动

藏族的主要风俗特征,藏族的民风民俗 藏族有什么特色的风俗活动

2024-03-03 09时 来源 会员推荐

藏族的主要风俗特征目录

藏族民族风俗文化有哪些特点

藏族的民风民俗 藏族有什么特色的风俗活动

1. 藏传佛教信仰:藏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对于宗教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和尊重,因此藏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会严格遵守佛教的教义和规矩。

2. 牧民生活:藏族人主要以牧民为主,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与牧民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他们通常居住在高原草原地区,以放牧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同时也会从事农业和手工艺等活动。

3. 藏式建筑:藏族人的居住建筑和寺庙建筑都具有浓厚的藏式特色,通常采用石木结构,外墙涂上特殊的泥浆,色彩鲜艳,屋顶上还会有特殊的装饰。

4. 藏族服饰:藏族人的服饰也是非常独特的,通常采用藏式袍、藏式裙、藏式靴子等装束,以及特殊的头饰和首饰等,体现了藏族人的优美和典雅。

5. 藏族舞蹈:藏族舞蹈丰富多彩,表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精神面貌。其中以“狮子舞”、“扎西拉姆”等舞蹈最为著名。

6. 藏族节日:藏族人民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如藏历新年、朵莉节、卡嘎节、萨嘎节等,这些节日都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藏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信仰。"。

藏族民族风俗文化有哪些特点

  1、藏族的风俗习惯和特点是:藏族住房建于向阳高地靠近水源处,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平顶多窗;牧民住用牦牛毛织成的帐篷。

  2、交通运输主要使用牦牛和马、驴。

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

主食为糌粑(用炒熟的青稞或豌豆磨的面粉),喜欢酥油茶、青稞酒。

牧民以牛、羊肉为主食,僧尼可吃肉。

藏族的民风民俗 藏族有什么特色的风俗活动

  藏族的饮食风俗

  1、 藏族的农牧民把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作为主要食品。

  2、 糌耙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搅拌在一起,用手捏成小团来食用。

  3、 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一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均匀融合而成的。

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日无酥油茶。

  4、 青稞酒是由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美酒,是藏族男女老少皆宜的饮品。

  5、 藏族人民喜吃肉类食品和奶制品,很多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肉类食品可以使藏族人民在严寒的环境下保持足够的热量。

  独特的藏族服饰

  ①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

穿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被。

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

  ②藏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

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

  藏族男女都喜爱饰品。

  ①各地藏族男女特别讲究饰物,有头饰发饰鬓饰耳环项链胸饰腰饰戒指等。

造型美观,多为自然形状。

  ②妇女都喜欢戴珊瑚玛瑙项链和银质佛盒。

  ③男子普遍佩戴各种腰刀火镰等饰物也有戴耳环戒指和手镯的。

  藏族的民居

  1、 藏族民居,风格古朴粗犷。

石头砌成墙体,端庄稳固壮实,外墙和门窗都用彩绘精心装饰渲染,气度不凡,而木质的出挑却显得轻巧灵活,与厚重的墙体相得益彰。

  2、 门窗的檐下悬挂红蓝白三色布幔,屋顶墙的脚线及转角部位则装饰有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

五种颜色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3、 室内一般分三层,以柱子计算房间数。

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藏族的礼仪

  1、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

  2、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3、 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4、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5、 藏族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

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藏族饮食禁忌

  1、各种肉食禁忌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

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绝不吃马驴骡狗肉,有的人连鸡肉猪肉和鸡蛋也不食用。

  鱼虾蛇鳝以及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大多为青年)少量食用外,广大农区和特区的群众一般不食。

  兔子肉部分地方可食,但孕妇不得食用,据说违禁食用生下的孩子会成豁嘴。

  即使是吃牛羊肉,也不能吃当天宰杀的鲜肉,必须要过一天才食。

当天宰杀的肉称为“宁夏”,人们认为牲畜虽已宰杀,但其灵魂尚存,必须过一天后灵魂才会离开躯体。

  对鸟类山鸡藏族从不捕食,尤其如“拉恰贡姆”这样的雪山鸡藏族人视之为神鸟,忌讳捕猎。

  2、禁食鱼肉

  忌食鱼肉的情况较为复杂,忌食与否与地域密切相关。

  在藏东地区,人们几乎不食鱼,也不能触摸蛇蛙等动物,认为鱼蛙这些水生动物是龙神的宠物,若伤害或触摸会染上疾病。

人们一般认为藏族不食鱼是受佛教不杀生观念的影响所致,而藏东地区不食鱼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

  西藏腹心地区雅鲁藏布江流域广阔范围内的藏族先民曾从事渔猎生产活动,普遍存在食鱼习俗。

  3、食蒜禁忌

  在饮食禁忌中,藏族人对吃大蒜有较多的禁忌。

大蒜作为调味品平时人们亦食用,但如果要去转经拜佛朝拜神圣之地则绝对不可食蒜,忌讳食蒜后的臭气玷污和熏脏了圣洁之地。

有人说吃蒜的当天不能去佛堂庙宇,有人说需3天后才能去,还有的认为“吃大蒜之后,七天内不宜参拜庙宇寺院和其它圣洁的地方。

因为为了清除大蒜的恶臭是需要时间的。

”一些信仰虔诚的群众几乎不食蒜。

  4、火灶禁忌

  藏族对火灶有神圣的敬畏之情,认为火塘中有灶神。

需小心伺候,绝不能亵渎得罪灶神,否则会带来灾难。

严禁跨越火灶,忌讳往火灶里吐痰在灶中烧骨头皮毛等物。

火塘要保持干净,不能将不洁的东西放在火灶旁,坐在灶边时,不得把脚搁到灶上,清扫垃圾不能将垃圾投入火灶内烧,也忌讳直接在火上烤肉。

  行人外出时,需祈祷灶神以求护佑。

在野外用三块灶石搭建的火灶,离开时也需清理干净,每块灶石上置放少许茶叶或食物,以示对灶神的祭奉。

忌讳在灶石旁大小便放屁,否则会激怒灶神导致违禁者生殖器上长疮甚至绝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