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中国的地方有哪些风俗,各地的习俗有哪些?

中国的地方有哪些风俗,各地的习俗有哪些?

2024-02-21 来源 未知

中国的地方有哪些风俗目录

中国各地民风民俗

各地的习俗有哪些?

1. 北京:吃烤鸭、过年放鞭炮、喝茶、逛胡同、赏花灯、看京剧。

2. 上海:品尝小笼包、赏月、刺绣、听弄堂戏、踩高跷、滑冰。

3. 广东:吃早茶、赏花灯、打麻将、点心文化、赏花鼓戏、舞狮子。

4. 四川:吃火锅、喝茶、打太极拳、赏熊猫、看变脸、听川剧。

5. 湖南:吃辣椒、赏橘子花、舞龙舞狮、听花鼓戏、品茶、赏湘绣。

6. 江苏:赏秦淮河风光、吃月饼、喝清茶、赏苏绣、看评弹。

7. 浙江:品尝龙井茶、赏西湖美景、赏灯笼、听京剧、品沈香、打太极拳。

8. 山东:吃烟熏大闸蟹、赏泰山日出、品茶、赏书法、看评书、听鼓乐。

9. 湖北:吃热干面、赏樱花、听楚剧、舞龙舞狮、品茶、赏荆绣。

10. 云南:吃过桥米线、赏石林、听云南民歌、品茶、赏云南绣。"。

中国各地民风民俗

1、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

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

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裏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

2、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

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著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3、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

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

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

午夜,人们捧著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

初一,著新装互相拜年请安。

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

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4、赫哲族——除夕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欢乐的节日。

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

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

热情好客的赫哲族人摆下"鱼宴"款待客人。

5、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

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阖家团圆。

初一淩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後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著喝酒跳舞,随後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各地的习俗有哪些?

1、山西省

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

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

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

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

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

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2、福建省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称为“祭神”。

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

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

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

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在厅上迎神下降。

3、辽宁省

很多辽宁人在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

大年三十直到,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

嫁出去的闺女不可以在娘家过年的,否则这一年会对娘家兄弟不利。

所谓年三十晚上“不许看娘家灯”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

4、广东省

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

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

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

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5、江苏省

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

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

苏州人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

清晨出门,要遵循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

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