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风俗是什么300字,水族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时间2024-02-21 参考 会员推荐水族的风俗是什么300字目录
水族的民风民俗 作文300字
水族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水族的民风民俗
。
1. 赛龙舟:每年端午节,水族人都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龙舟是一种传统的木质船,上面装饰着各种颜色的彩带和龙头。人们会划着龙舟在水上竞赛,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
2. 赛舞:水族人喜欢跳舞,他们会在各种节日和庆典上跳水族舞,表达自己的欢乐和祝福。水族舞非常热闹,舞者手持各种器具,如花枝、簸箕、鼓等,随着音乐摇摆、跳跃。
。
3. 婚礼习俗:水族人的婚礼非常隆重,一般由女方家庭出资办理。婚礼前,男方要送一份礼物给女方,表示自己的诚意。婚礼当天,男方要穿上特制的水族服饰,女方则要化妆和穿上漂亮的衣服。整个婚礼过程中,亲友们会祝福新人,唱歌跳舞,非常热闹。
。
4. 祭祖活动:水族人非常尊重祖先,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都会举行祭祖活动。人们会在祖先墓前烧香、献花、祈福,表示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
。
5. 吃饭习俗:水族人的饮食习俗与汉族不同,他们喜欢吃米饭、鱼、肉和蔬菜。在吃饭时,人们会用羹匙将菜汤舀到碗中,然后用筷子夹菜吃。一般情况下,家庭成员会坐在一起吃饭,表达家庭和睦的情感。
。
总之,水族的风俗非常丰富多彩,反映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
水族的民风民俗 作文300字
穿蓝色大襟无领半长衫,着青布长裤,衣裤四周镶有花边,系青色绣花围腰,喜将头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
节庆期间,妇女喜戴项圈、凤钗、须花、耳环、手镯等银饰品。
水族男女都喜欢穿青、蓝两色服装,所用布料为自织自染的土布,即远近闻名的“水家布”。
男子过去穿大襟无领宽袖的青蓝土布长、短衫,内衬白布短褂,下身穿青蓝简便裤,脚穿元宝盖青布鞋,用青布包头。
现在男子的服饰已汉化。
妇女穿蓝色大襟无领半长衫,着青布长裤,衣裤四周镶有花边,系青色绣花围腰,喜将头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
节庆期间,妇女喜戴项圈、凤钗、须花、耳环、手镯等银饰品。
水族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1)饮酒风俗
水族人民素以肝胆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胆相照,苦乐与共。
他们在杀猪时,一般都把猪胆留了下来。
当客人入席,酒过三巡,主人便取出猪胆,剪开管口把胆汁注入酒壶,给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后才轮到主人。
喝酒高潮时,往往要喝交杯酒,即宾主联臂举杯,同时将对方递来的酒饮下,表示心诚。
(2)婚俗礼仪
水族婚俗留有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
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
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
青年男女相爱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
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
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
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
水族的民风民俗
水族:在水历每年4月(农历12月) 的第1个丑日过年,水语称苏念喜。
节日这天男女老少打扮一新,欢歌笑语,还给孩子煮红鸡蛋,蒸红糯米饭吃,祝孩子健康成长,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食,此外,水族还种植一些小麦、包谷、小米、红稗、红薯及饭豆等杂粮作辅助粮。
水族农民不善种菜,因而蔬菜品种比较单调,青菜、广菜及大叶韭菜是最常见的蔬菜。
水族比较重视养殖业和渔业,因此,各种牲畜禽及水产品为水族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肉类食物。
水族酸汤极有特色,有辣酸(辣椒制成)、毛辣酸(西红柿制成)、鱼酸(鱼虾制成)、臭酸(猪、牛骨熬制而成)等多种。
其中以辣酸为最常用。
辣酸用新鲜红辣椒加工制成。
其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红辣椒淘洗干净,加水用磨子磨成浆,加入大量甜酒(或糯米稀饭),放入泡菜坛中密封,经发酵,即成美味酸汤。
食用时,把白菜、青菜、嫩竹笋、大叶韭菜、广菜等各种蔬菜煮熟,舀适当酸放入,煮开即可。
以糊辣椒面、盐巴并舀一点菜汤调成蘸水,吃菜时要就着蘸水吃,其味鲜美,极为开胃。
极少有炒菜,一年四季都吃“火锅”,一大锅酸汤加蘸水几乎就是每日不变的菜肴。
即使偶有豆腐、肉或鱼,也习惯加入菜中,煮成一锅沾蘸水吃。
水族喜爱喝酒,家家都会烤制米酒。
逢年节、庆典或亲朋来访,都离不开以酒待客。
水族好客有着悠久传统,轮流过端就是热情好客的文化表露。
【服饰】
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
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穿绣青布鞋。
水族男装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与周围汉装无大差别,倒是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水族妇女织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纱质精细均匀,所染青、蓝、绿色皆深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闻名远近。
水族独创的豆浆画印染工艺技术,相传已有700多年历史,其印染品更是深受群众喜爱。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
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
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
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
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
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
新娘子往往被打扮得花枝招展,风采翩翩。
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
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
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色彩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
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给出嫁的女儿最好的礼品。
水族妇女在婚前喜用浅蓝、绿色或灰布做成便服长衫,上衣多以绸缎为衣料。
衣身衣袖都比过去收缩,显得贴身利索有曲线美。
胸佩绣花长围裙,头包青白布长条巾,素雅文静。
已婚妇女的袖口、环肩、裤脚口,都镶一道蓝杆花边做装饰。
长发梳成一把盘于头顶,从右侧插梳子固定。
有的妇女在头巾外又横扎白巾,有的直接用花格方头巾包头,传统而不失时髦。
【婚俗礼仪】
水族婚俗留有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
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
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
青年男女相爱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
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
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
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
接亲与送亲,男女双方的家人不参加,除少数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数是盛装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开一条缝的红伞步行在前,接亲的伴郎、伴娘及抬着嫁妆的长队紧随其后。
一般是于中午出娘家门,傍晚六七点钟进夫家门,吉时不到不得进门。
新郎家的亲人在新娘进门前外出回避,新娘进屋后才能回家。
新婚之夜,伴娘与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去娘家住。
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请新娘回来,开始夫妻生活。
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门就长达一两个月时间,谓之“坐家”,实际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残存余音。
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讳打雷变天,因此婚期在秋冬举行。
水族姑娘出嫁后要完成的第一件事是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