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中秋中的什么桂花啊风俗,中秋节喝桂花酒有什么寓意

中秋中的什么桂花啊风俗,中秋节喝桂花酒有什么寓意

时间:2024-02-21 08:03:46 参考 会员推荐

中秋中的什么桂花啊风俗目录

中秋节跟桂花有什么关系?

中秋节喝桂花酒有什么寓意

中秋节的习俗20个字

中秋节的传统风俗中,桂花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物品。人们常在中秋节赏月时摘些桂花,泡在清茶中饮用,或在室内散发桂花的香气,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同时,桂花也被认为是中秋节的象征之一,寓意着团圆和和谐。"

中秋节跟桂花有什么关系?

中秋是桂花盛开的季节,除了天上的圆月,与之密切相关的就是桂花了。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

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很流行。

中秋节喝桂花酒有什么寓意

中秋节喝桂花酒是一种习俗,与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习俗有着一样的寓意,那就是寓意团圆。

一、“桂花酒”为什么能够寓意“团圆”

或许有人会问,月亮是圆的,月饼是圆的,“圆”寓含“团圆”之意,因此,赏月吃月饼就寓意团圆了,而“桂花酒”却不是“圆”的,这个怎么理解呢?

人们应该大多知道“吴刚捧出桂花酒”这句伟人的名诗句。

这就涉及古代的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了,那就是“吴刚伐桂”。

这是一个神话传说。

相传,古时有个叫做吴刚的人被罚到月亮上,他的工作就是在月宫砍伐桂树,但他刚刚砍伐后,马上又合起来了。

这个故事是人们认为月亮中的影子是桂树而演绎出来的故事,表达了古人对月亮的向往。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造出不少词来,比如称月亮为桂月、桂轮,月宫为桂宫,还把考上了科举喻为“折桂”或“蟾宫折桂”,并由此演化出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

由此,我们也就知道了为什么在中秋节赏月的时候要饮桂花酒了,那就是因为月亮中有桂树,而且人间的桂花树就是吴刚传下来的。

既然桂花树代表了月亮,桂花酒也就同样含有“团圆”的意义了。

于是,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就成了“三位一体“的寓意”,都是一起寄托了“团圆”的美好寓意。

二、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看“桂花酒”的寓意

一般认为,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

有人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

据记载,有一年中秋夜,唐明皇、杨贵妃在月下游玩。

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了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

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次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

百姓也纷纷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欣赏人间美景。

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这一传说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寄托着人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对团圆的渴望心情。

当然,人们饮桂花酒同样是对月亮的欣赏,因为月中之桂就是月亮的象征,而饮桂花酒也间接地表达了对“团圆”的憧憬与渴求。

三、从拜月习俗来看饮桂花酒的寓意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每当节日来临,全家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以此来寄托“花好月圆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祭月赏月,是人们在中秋节举行的隆重的庆祝活动。

古制就有春季早晨祭日、秋季夜晚祭月的礼制。

汉代已经形成了赏月的风俗,相传汉武帝曾建造“俯月台”用来赏月,名叫“眺蟾”。

我国各地至今还留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皇家为祭月而修建的。

在古代,拜月是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女子多希望通过拜月来祈求“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一般来说,拜月仪式由女子主持,在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祭拜月神后,就要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了,以此表示喜庆团圆。

最后强调一下,中秋节已经从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了。

如今,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20个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1、赏月

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

还指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

现存文字记载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朝。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中秋节这天,月亮通常圆满。

2、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3、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拜祭月神。

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