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9风俗,腊月廿九 · 春节习俗知道多少
日期: 2024-02-15 10时 来源 其他年29风俗目录
腊月二十九有什么风俗?
腊月廿九 · 春节习俗知道多少
腊月二十九 传统该干嘛
腊月二十九有什么风俗?
腊月二十九时,家里要摆酒宴、蒸馒头,人们往来拜访进行别岁,还要在户外焚香,称为天香,也要祭拜祖先。
该准备的年货和食物在这一天都要进行收尾。
腊月二十九是除夕的前一天,众所周知,临近过年的前几天才是最忙碌的。
因此,腊月二十九不仅有“蒸馒头”,还有“上坟请祖上大供”等习俗。
腊月二十九时,家里要摆酒宴、蒸馒头,人们往来拜访进行别岁,还要在户外焚香,称为天香,也要祭拜祖先。
该准备的年货和食物在这一天都要进行收尾。
老辈人常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的馒头一定要蒸好,这可是家里的“脸面”。
因为,在过去来说,精心准备好的馒头要摆上供桌,等到大年初一有人拜年时,就会对着馒头“品头论足”,因此,腊月二十九的馒头一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更会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渐渐地,随着风俗习惯的演变,目前,蒸馒头已只是单单为了一个“蒸”字,寓意蒸蒸日上。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在重大节日里敬拜祖先的习惯由来已久。
即使是已经去世的长辈,也要得到晚辈们的敬重,家中有了重大的事情,到了重要的节日,都得焚香祭拜祖先,将这件事告诉故去的人。
所以在过年这样的大日子里,得提前一天去请祖宗们来过节。
腊月廿九 · 春节习俗知道多少
腊月二十九是什么日子?
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俗称“小除夕”,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且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何为“小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夕,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夕,即大年夜。
关于腊月二十九的习俗
1、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中国农历有大小月之分,所谓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
所以遇到腊月为小月,二十九这一天就是这一年最后一天。
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
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
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
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
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
2、民谣称“二十九 ,蒸馒头”
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
在天津大家还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取“乔香纳福”之意。
腊月二十九 传统该干嘛
1、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
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
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
2、”腊月二十九 ,蒸馒头”
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
在天津大家还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取“乔香纳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