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几的风俗,大年初四的风俗有哪些?
发布 2024-02-15 12时 来源 知识库大年初几的风俗目录
大年初几可以剪头发?有什么风俗么?
大年初四的风俗有哪些?
大年初一的风俗有哪些?
大年初几可以剪头发?有什么风俗么?
过去的讲究是二月二,意为“龙抬头”,是比较吉利的,不过这些都是人们对新年的一种寄托。
整个正月是不允许剪头发的,当地风俗说正月剪头发死舅舅。
拓展资料:
1. 习俗一:回娘家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2. 习俗二:吃开年饭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
韶关沙田一带杀生鸡开年,取生气十足的意思。
3. 习俗三: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4. 习俗四:食日昼
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大年初四的风俗有哪些?
大年初四的风俗有:1、迎灶神、接火神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
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从月朔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2、接五路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
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3、吃折箩古代生活不好,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点滋补的,初一到初三家里会宴请客人,吃剩下的饭菜,人们不舍得扔,就在初四这天混合在一起做成乱炖,称为折箩。
折箩的做法有很多种,有的地方把荤素分开蒸熟便可,有些地方喜欢裹上一层面粉再油炸,因各人的口味有所不同,但是现在越来越提倡不铺张浪费,吃剩菜剩饭对身体也是不好的,因而人们就很少吃折箩了。
4、扔穷在这里,穷就代表着各种垃圾灰尘,所以此处的意思就是大扫除,新年作为辞旧迎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人们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大扫除,整理不用的破旧东西,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开始新的一年,象征着好的开始。
拓展资料:正月初四(大年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
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这一天全家在一起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扔掉,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同时也有些地区有初四过太岁的习俗。
大年初一的风俗有哪些?
大年初一的风俗有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贴画鸡、聚财等等。
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
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了贴红色纸类制品(贴红春联、红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大年初一的风俗有如下:
1、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2、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
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
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3、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
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
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
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
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4、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
晋朝人着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
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
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
5、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