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的风俗,蒙古族的习俗和传说
参考 其他 时间2024-02-13 04:46蒙古民族的风俗目录
蒙古民俗民风(简短)介绍
蒙古族的习俗和传说
蒙古族的习俗(四个)
蒙古民俗民风(简短)介绍
蒙古的民俗。
献皮肤:皮肤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哈达是蒙古族牧民在迎接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仪。
献上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唱喜庆的祝词或赞词,烘托出敬仰的气氛,同时迎着哈达的折叠口接纳哈达的宾客。
宾客站起来,面向奉上肌肤的人,集中精力听祝词,接受干杯。
接受皮肤时,宾客须稍前低头,献皮肤者将皮肤披在宾客脖子上。
宾客双手合十于胸前,向献上肌肤的人表示感谢。
敬茶:在牧民家做客或旅游时,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要给客人敬上奶茶。
宾客稍起身用双手或右手接,千万不可用左手接,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主人或服务员倒茶时,如果客人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触汤匙或壶嘴。
客人来上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的历史上,无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困之家,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交际或家庭,还是旅行目的地,以及其他各种场合,都以茶为招待之品。
家里来了客人,茶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牧民们招待客人,像往常一样先献上奶茶,接着主人把炒好的米和奶油(蒙古语叫交和)、奶豆腐、奶皮子等乳制品一大碗一碗端上来。
斟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的精华,五谷的结晶,把最珍贵的食品拿出来献上,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仰和喜爱。
通常主人将美酒倒入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放在长皮肤上,唱动人的蒙古族传统敬酒歌。如果推客人不喝酒,会被认为是看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立即接酒,接酒用无名指蘸酒在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表示敬天、地、火之神。
虽然不能喝酒,但也不要勉强,但喝了酒,就表示接受了丈夫纯洁的感情。
随后,身着民族服装的主妇端着香醇的奶酒招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仪。
主人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是我们草原人民的深情厚意”。
蒙古族的习俗和传说
近年来,蒙古族的春节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的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了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手把肉”吃”,表示家人相聚。
在农历的正月里,一家人穿着祭服欢聚一堂,庆祝新年。
首先向长辈拜年,从长辈最小开始,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同辈祈福;然后放烟、敬酒、献肌肤。
长辈接受礼后,向弟弟、侄子、儿子、孙子们表示祝福。
庆祝结束后,给孩子们礼物和“压岁钱”。
天一亮,家人和朋友就会互相拜年。
远道而来的人,不是骑马就是开车。
敲节、拜年一般在正月十五前结束。
在偏远的农牧区,正月十六的早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经常一起吵吵嚷嚷的人们有一种叫做“哈巴德”的风俗。
在对方熟睡的时候,用锅底的灰偷偷地在额头上抹泥。
蒙古族称正月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春节活动主要以祭火、祝寿、拜年为主,并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祭火
蒙古族的春节大餐——烤全羊。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祭火的习俗来迎接春节,因为熊熊的火焰象征着一年中所有的幸运吉祥。
以前很盛行,当天和方法也因家而异。
“哈日楚户”(贫民)一般在二十三日祭火,“台吉”(贵族)在二十四日祭火。有的牧户把用五色绸缎扎成的五捆芦苇插在门外的树上,把切成细条的麻栎树放在熊熊燃烧的支柱上的四条腿上。向圣火献上用油网包裹的羊胸骨。
妇女们将美酒、酥油注入圣火,然后依次站立,叩头。
富裕的牧户会燃起大规模的篝火,祭羊,邀请附近的人们喝茶喝酒。
有的点燃圣火后三天不熄灭,三天内不能转移场所,也不能在圣火上烧脚。
现在,传统的祭火在新一代牧民中已经很少举行了,但在草原旅游点和喜庆的日子,人们还是会点上一把篝火助兴。
祝寿
春节期间牧民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象是“本年”的年长者。
祝寿开始时,先到85、73岁老人祝寿,时间一般是腊月二十五或二十六,从腊月二十七到除夕的几天里,本年61、49祝寿。
给长辈祝寿时,晚辈除行贺礼外,还要赠送寿礼。
庆祝的分量根据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除夕
这是草原上春节的最高潮,附近的牧民们互相喝茶。然后,人们带着老人和孩子聚集到年长者的家里,除夕的“乃日”(宴会)和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节目。
然后牧人们去拜访邀请他们的人家,由于人数太多,有时会举行通宵的宴会。
除夕,牧民家家户户都摆上“花盘”把点心、牛奶、糖果等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摆放的形式大多呈圆柱,也有方形的,每段一种,很有规律。
这个习俗,不仅在牧民家里一直保留着,就连城市里的蒙古族人家,也沿袭着这个传统。
拜年。
草原上春节最盛大的活动,拜年始于元旦晨光微露之时。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在家中开始拜年。首先,晚辈向长辈安详地跪下,然后长辈祝福晚辈幸福长寿。
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肌肤进行。
家家户户拜年后,牧民们互相拜拜。
参拜的时候,先去年长者家,随着参拜的进行,人们会自动结伴而行。
每到一家,就按照同行的年龄顺序进入。
拜年的时候,牧民们一般会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
对于优秀的歌手,房主会献上有皮肤的乳盘。
草原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作一年后的欢歌笑语时刻。
蒙古族的习俗(四个)
生活习惯:1喝奶茶和马奶酒,2那达慕大会摔跤,3祭敖包,4蒙古族盖新房,盖新房那天,村里的邻居,三亲六故都来帮忙并包“粘豆包”或送粟米面豆包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