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盖房子的风俗,盖新房的习俗
参考 共享网站 时间2024-02-10 12:59:00农村盖房子的风俗目录
农村建完房子有什么风俗
盖新房的习俗
开工动土的风俗礼仪
农村建完房子有什么风俗
我是河北的,我们那儿盖好房子后应该让亲戚邻居踩院子,并放些鞭炮,此外,新房盖好第一年的春节,元旦那天是在家里过的,分不清地点的。
盖新房的习俗
中国的建筑习惯。
(1)农村住宅最好选在水附近,河流汇合点的高地上。
(2)住宅最好坐南朝北,避免风的侵入。
讲究“坐北朝南,住享福”、“坐北朝南,冬暖夏凉”、“屋朝南,人向阳”的原则。
(3)市场住宅为阳、顺路、顺目、人流高。
(4)建筑基石,民间俗称“下家基”,一般是在墙基上砌一块蓝色基石,上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作为镇家符,寓意所向无敌、百鬼能镇,祸之不敢当。
(5)上梁求吉,上梁选树,有的用榆树,榆树谐音“余”,取“余粮万石”之意。
有的拔了枣树,意思是“拔了余粮”。
(6)木匠用红绸或红棉布包裹着红梁,快到中午的时候,石、瓦、木、锯四个师傅聚在一起,左围的人用新的绳子,四个木匠男师傅,为了到达主人的地方放鞭炮,撒糖。
(7)喝招待酒。待客酒是款待手艺人和帮佣的酒席的总称。
一日三餐,食是佳肴,其中要摆开工酒、上梁酒、圆工酒。
因为造价大,民间有\\“没有三年的陈年酒浆,就不能用瓦匠做木造的\\”的说法。
开工动土的风俗礼仪
建造住宅。
过去,镇上的住宅是砖木两层建筑,砌有石墙和火墙。
富贵人家是深宅大院,四周用砖石围砌砖墙,石库台门,内设天井,前后两厅(或一厅),左右两厅称为窨子。
每个人家都是四幢齐整的走马楼。
商业住宅临街,排门街面,两层建筑,内部为住宅,,两质防火墙,沿河有石阶通河,靠山有后门通巷。
农村住宅是三间木造平房(也有五间),瓦片屋顶,木材墙壁,贫穷者以茅草紫门(或土墙)为墙的草舍。
盖房子时择基朝向,一般以朝向山形为主,请地理先生设香案,以主人生日为依据,推算上梁吉日和择基朝向,即可兴工动土层基打。
定基后,请另一鲁班师傅(木工掌墨师)择日进山砍伐中柱,称“伐墨”,把砍下的中柱扛回去,妥善保管,严禁妇女践踏,出准备材料动工我会来的。
吉日一到,竖柱上梁,梁木以椿、杉木为主,舅舅家取红布一丈二尺、笔两支、墨两锭、银洋一块、加米、茶叶包在梁木正中,称为“包梁”,梁木中贴“紫微高照”红字幅然后鸣炮送走。
吉时,由掌墨师手持斧头、五尺(木工尺),脚穿“踏梁鞋”(主人自制的新布鞋),口念吉语,登上台阶,摆案焚香,鸣炮将梁木置于中柱上。
被称为“放梁场”,其他人可以随意捡拾。
这一天,亲戚和邻居除了鸣放礼炮外,还要外出帮忙,主人则设宴祝贺,并送贺彩(各色一丈二尺布)。贺匾和对联,是亲戚直属关系,晚辈由内到外,分别挂在中堂。
立门,俗称“开财门”。
房子建成后,安装门是盖房子的主要礼仪。
择吉日,请先生,设香案,祭天地,祭祀祖先后在中堂安上大总统,标志新房正式竣工落成。
亲戚、邻居赠送贺礼,鸣响贺炮,主人设宴款待,在酒席上举杯庆贺,喜迁新居。
进了家门,有“先安神,后安人”的习俗。
新居落成,立好大门后,主人要先上香、烧香、焚香、解纸钱、鸣炮,在中堂正壁贴“神榜”(即天、地、君、亲师之位),请祖先入宅在。
解放后,城市和农村的住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新建了砖木结构的多层建筑,农村则建起了木结构的建筑。
建筑材料从木制向砖、石、钢筋、水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