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三有什么风俗
时间2024-02-10 13时 来源 知识库正月二十三有什么风俗目录
正月廿三有什么习俗
正月二十三有什么风俗
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正月廿三有什么习俗
节日和习俗。
虫节。
陇东地区把正月二十三日作为阑气节。
虫气是一种顽固的病毒,据说可以用火烤来消灭。
陇东地区过年,一般是从腊月初十到第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到家里串门,比较悠闲。
正月二十三日的阑气节结束了,新年终于开始了。
虫气还有收虫、送虫的习俗,正月二十二日晚为虫气日,二十三日晚为虫气日,二十四日晚为虫气日,连续三夜都要收虫。
陇东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地,虫灾的习俗也源于人们从上古时期对火神的崇拜,相信依靠火的威力可以驱邪,保佑家人平安,庄稼丰收。
过去,根据乡续,正月二十三,人们早早地吃了饭,然后拿着镰刀、粪筐等工具,到田地或野山去拾柴。
一般捡的柴火是蒿子、玉米的茎和树枝等,但是这个柴火不能太旺。
其中,蒿子是最好的选择。芒草的火焰很强,持续时间也不长。
坚硬的柴火由于火焰温度过高而持续时间过长,会烧到人。
天塌下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上纸灯笼,在灶前点上油灯,点上线香。
主人先在灶台前“敬灶神”。
一束黄裱,两根线香,一杯黄酒,烧裱,上香,洒黄酒在地,叩头揖斐,这就是祭灶神。
最后是“送灶神”,把灶神的像和线香装在木盘上,在玄关或院子里烧掉。
最后放鞭炮,送灶神时留下灶神两侧的“枣山”,直到春耕的第一天,在地头上敬过土地神才吃“枣山”,然后犁耕地。
灶台参拜结束后,全家人聚在门楼或院子里烧焦。
主人先在柴火上放了香装和爆竹,然后放了一撮盐。
点燃柴火后,火越烧越旺,在烧焦的过程中,会事先放鞭炮,让大家惊呼几声,同时也会把盐烧在火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以示庆贺营造氛围。
火越旺,就越热闹。
首先,看谁最先从火中跳过去,然后乘着风跳过去。
但是,跳的时候,不是随便跳的,多面向门楼或庭院外面跳,据说是把邪气送出去。
火焰高起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不能从中间跳了,在旁边抬着脚站着。
但是,大胆的孩子助跑得很远,突然从火中跳过,落地时,周围的人会发出惊叹声和赞叹声。
幼儿被大人抱着,轻轻地让火的边缘烧焦是很重要的。
点火后,全家人轮流在火上跳来跳去,连续跳3次。
大人点火跳的时候,必须拿着厨房的小刀、碗、筷子、勺子、擀面杖等水桶,干净地点火。
据说没有虫蛀的炉灶不会患传染病和流行病。
当所有的柴火都变成火种时,主人就会把沾有火星的灰烬收集起来。
在此基础上,用扫帚或铁扬火种(扫帚)扫火种,这就是“五谷扬花”。
扬起后,地上是一片火光。
这时,孩子会捡来泥土,沾上水或唾液,沾上火星,扔到远处。一扔出去,就会射出鲜红的弧线,非常耀眼。
据说播下这火种的种子,就会变成某种农作物的花的形状,今年就会大丰收。
这一家的气消了,人们又会涌向下一家,烧了七家,邪气就会消得干干净净,这一年也一定能平平安安。
“正月二十三日,牛马休息一天。”
意思是所有的牲畜在这一天休息一天。
过了正月二十三日,年正式结束了,人们终于开始春耕了,当然家畜也要下地了。
人们是在火的燃烧中结束了过年的喜悦,也是在火的燃烧中开始了下一年的开始,伴随着希望和愿景。
这个迷信的节日一直延续到今天,人们期待着这一天变得生机勃勃。
阑尾节一过,人们就从正月的懒惰中清醒过来。
从第二天开始就进入日常生活的轨道,开始新的一年。
正月二十三有什么风俗
正月二十三日,是“庭乾”。
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都准备好干柴,晚上在家门前点上干柴,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燎干”。
从火上飞过来,飞过去了。
如果一家燃起篝火,其他家的人也会聚集在一起。
像这样,有人挨家挨户地“燎乾”,也有人挨家挨户地“燎乾”。
播种结束后,这家的主人用铲子铲起火,看到火穗的形状很像麦穗,就说:“麦子。
“糜子”、“荞麦”、“洋芋”……我期待今年有个好收成。
不过,邻居们会准备一些干柴(多用纸、树枝,也有农民在路边卖\\“燎干\\”。
走在路上的一位汉民,偶然遇到“燎乾”的人,也跳上火上几次,十分担心。
“庭乾”的目的是驱除厄运,让一年都能顺利进行。
其实,“庭乾”也是加深友情、增进交流的过程。
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一般人从12月23日就开始准备过年,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结束。
1、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神上天”的日子。
2、腊月的24点,掸掉灰尘打扫屋子,这一天是预定打扫的日子。
3、腊月二十五,推磨豆腐,传说玉帝会访下界,食豆腐渣以表清苦。
4、腊月二十六,杀猪切年肉,人们只能在一年一度的节日里吃肉。
5、腊月二十七,杀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购买。
6、腊月28日,在蒸好的面包上涂上贴花。
以前的人把桃树作为辟邪的树,但是用红纸代替了桃树。
7、腊月二十九,去墓地请先祖大供。
对祖先的崇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8、除夕一夜两岁,五更两天。
寒冷辞了冬雪,带入温暖春风。
9、农历大年初一,金鸡报晓。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以抑邪崇。
10、农历正月初二,金吠报春。
家人拜年,东家吃饭,西家摆酒宴。
十一、农历大年初三,是猪拱。
女婿去看望岳父,媳妇回娘家,带两个土特产。
12、大年初四,三羊开泰。
灶神查房,迎接灶神。
13、新年初五,艮牛犁春。
五路迎财神,东西南北中,富五路通。
14、新年第6天,马成功了。
切酒拜街中,见万户千门,无人送穷。
15、农历初七,有福。
煎脆饼吃七宝羹,让身心平静,放松心情。
16、新年初八,放生祈福。
诸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17、除夕9日,玉皇天诞生。
因为是掌管宇宙最高的神,所以人们举行祭祀来庆祝。
18、新年初十,祭石感谢。
有天又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是生地。
19、正月十一日,奉紫姑。
受压迫的女性把她作为弱女性的守护神。
20、正月十二,立灯笼。
元宵节快到了。我开始准备元宵节。
21、正月十三日,灶下点灯。
预放元宵,从十三日起,街巷桥路,都编竹张灯。
22、正月十四,临水先生的生日,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23、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
根据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收,进化为元宵节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