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春节日风俗,蒙古族的春节习俗
参考 共享网站 日期:2024-02-08蒙古族春节日风俗目录
蒙古族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
蒙古族的春节习俗
蒙古族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
在蒙古族,蒙古族人民把春天的凶兆称为“大年”。
蒙古族过去把春节称为“白节”。
现在旧正月被称为“白月”。
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
据说因为日常喝白色的牛奶,包含着祝贺新春的心情。
蒙古族的春节习俗
蒙古族把春节分为“送旧”和“送新”。
送旧是在腊月二十三日清洗房屋,傍晚点“篝火”。
“祭火”是从萨满教传入的,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后有所改变,用羊胸肉和白色的“哈达”、肉米粥、酥油、酒等作为供品,由长辈点上九盏小灯,供奉把东西放进火里烧,嘴里念赞词,祝福家人幸福。
祭火用红筷而忌白色或黑色的,因为蒙古族都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发达。
烧完供品后,全家人一起吃饭。
供品剩下的东西也会让附近的亲戚吃。
“祭火”是在傍晚黄昏时分,祭祭品时,男在前女在后。
在古代,有钱人还专门请喇嘛来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