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少数民族的风俗及节日,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都有什么?

少数民族的风俗及节日,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都有什么?

参考 共享网站 时间 2024-02-07 09时

少数民族的风俗及节日目录

不同民族的风俗是什么?

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都有什么?

不同民族的风俗是什么?

1、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2、佤族(木鼓节)。

佤历“格瑞月”(相当于公历12月),佤族过去是举办全寨性木鼓节举行木鼓活动的时节。

确定于2002年,4月10日至12日为佤族木鼓节。

木鼓是佤族特有的鼓种。

3、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又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和泰语民族的传统节日,当天,人们早起浴佛。

4、纳西族(三节)。

农历二月初八,居住在云南的纳西族有一个独特的节日。被称为“三朵节”,也被称为“三多节”。

5、白族(青姑娘节)。

青姬祭是每年阴历的正月十五日。

这一天,剑川县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妇女都参加了活动,她们纷纷捐款,聚在一起,特意请人做一个白族的偶像,给她穿上白族的盛装,让她坐在秋千上扛着荡秋千,大家围着她又跳又唱,娱乐娱乐,在海尾河边举行仪式。

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都有什么?

1、彝族(火把节)。

火柴节承载着彝族、白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民族举办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6月24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比赛等。

在新的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佤族(木鼓节)。

佤历“格瑞月”(相当于公历12月),佤族过去是举办全寨性木鼓节举行木鼓活动的时节。

确定于2002年,4月10日至12日为佤族木鼓节。

木鼓是佤族特有的鼓种。

由直径0.8米、长约2米的红毛木材木雕而成。

佤族用它祭祀、报警、召集村民、娱乐等。

3、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也叫“莲哈香汗”,是傣族、布朗族、佤族、泰语民族的传统节日。当天,人们早起洗澡,然后开始连日的庆祝活动。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4月中旬,一般持续3 ~ 7天。

4、纳西族(三节)。

农历二月初八,居住在云南的纳西族有一个独特的节日。被称为“三朵节”,也被称为“三多节”。

三祭是祭祀纳西族民族最大的保护神——“三神”的盛大节日,也是纳西族法定的民族节日。

这个节日源于白沙玉龙村庙会,纳西语叫“三颂”、“祭三”。

5、白族(青姑娘节)。

青姬祭是每年阴历的正月十五日。

这一天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妇女都参加了活动,她们纷纷捐款,聚在一起,特意请人扎了一个青姑娘的偶像,给她穿上白族的盛装,把她放到秋千上扛着荡秋千,大家围着她边跳边唱,娱乐娱乐,然后到海尾河边祭祀。

到了晚上,女人们以偶像“青姬”为前导,在村里的大小城镇巡回演唱长歌《青姬》。

然后又回到村子里,和“青姬”一起荡秋千到深夜。

最后把“青姬”放到海尾的河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