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彝族丧葬风俗,彝族死人了哭的话语
时间:2024-01-22 06:14 来源 会员推荐贵州彝族丧葬风俗目录
古代彝族墓葬的方式,围石土封是什么意思?
彝族死人了哭的话语
贵州彝族丧葬风俗
一、悼念仪式
在彝族社区,当有人去世后,家人会立即进行悼念仪式。通常会在家中设立灵堂,摆放逝者的遗照或遗物,并点燃香烛。家人会轮流守夜,以示对逝者的缅怀和尊敬。
二、准备丧葬物品
在悼念期间,家人会开始准备丧葬物品,如棺材、寿衣、墓地等。棺材通常由优质的木材制成,外面雕刻有复杂的图案。寿衣则是用麻布或绸缎制成,样式精美。同时,还会准备一些陪葬品,如食品、器具等。
三、沐浴更衣
在逝者去世后,家人会为逝者沐浴更衣,以示尊重和洁净。沐浴所用的水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寓意洗净一切烦恼和罪孽。更衣则是将逝者换上寿衣,以示尊重和庄重。
四、安排后事
在准备丧葬物品的同时,家人会安排好一切后事事宜,如通知亲友、联系墓地等。同时,还会商议如何分担丧葬费用等事宜。
五、入殓仪式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家人会将逝者的遗体放入棺材中,并进行入殓仪式。入殓仪式通常是在家中或寺庙中进行,由祭司主持。在仪式中,家人会向逝者献上酒、香、烛等物品,并向逝者致以最后的敬意。
六、出殡仪式
入殓仪式结束后,就是出殡仪式。出殡时,棺材会被抬至墓地或殡仪馆。在抬棺过程中,家属和亲友会跟随在棺材后面,一路送行到墓地或殡仪馆。在到达目的地后,家属会进行最后的告别仪式,然后将棺材放入墓穴或火化炉中。
七、安葬仪式
如果是在墓地安葬,那么在棺材放入墓穴后,家人会进行安葬仪式。通常会请祭司进行祈祷和诵经,以确保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息。然后会在墓前献上一些祭品,如食品、酒等,以示对逝者的缅怀和尊敬。
如果是在殡仪馆进行火化,那么在火化完成后,家人会领取骨灰盒并将骨灰带回家中安放。在家中设立灵堂,进行守夜和悼念活动。
八、丧期守孝
在丧期内,家人会进行守孝仪式。守孝期间通常是七天或四十九天,具体时间根据家族习俗而定。在此期间,家人会轮流守夜、祭拜和缅怀逝者。同时,还会遵循一些特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不吃肉等。
九、祭祀活动
在丧期结束后,家人仍会进行一些祭祀活动来缅怀先人。如每年忌日、重大节日等都会到墓地或骨灰安置处祭拜先人,并献上一些祭品和缅怀之辞。同时也会定期修缮和维护墓地或骨灰安置处等。
古代彝族墓葬的方式,围石土封是什么意思?
彝族古史上曾流行或存在达的野葬、天葬、水葬、岩葬、树葬、火葬等葬俗,名称多,实则可归类如野葬、树葬、天葬没有实质区别,将尸弃之于野即野葬,挂于树则树葬或天葬。
水葬,就同前所掌握的资料,它是非正常死亡者的葬仪,而且自古至今彝始终不属“水边”民族,水葬未曾在彝族社会中长期或广泛流行过。
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岩葬不但是全族最古老的葬俗之一,而且是现今实行的土葬和火葬的源头。
1、关于火葬
彝族谓火葬为“撮漆”,火葬葬礼的规模视死者的年龄而定,以对老人的葬礼最为隆重,青壮年者的葬礼次于之。
按传统葬俗,火葬主要包括备丧、议葬、祭奠、指路、招魂、起灵、化形、聚食等仪式。
“火葬”,火葬时,要在预先选好的火葬地点挖一个坑,上放备好的白柴,烧男尸时堆9层柴,烧女尸时堆7层柴。
子女亲友器灵一阵后,将尸体抬上柴堆。
尸体的头向北方,男尸面向东方,女尸面向西方,点火焚化。
火化后把尸灰捡起撒在山头竹林间,用卵石把火化地点围上一圈。
最后由毕摩用红绿线系山竹根一节,及绵羊毛少许,盛入一个小布袋内,装入用竹子编成的小篾箩内制作为祖灵祭祀供奉在家中,整个丧葬程序便结束了。
现云南省的彝区火葬时,尸须蜷曲,男仰卧,女侧卧,架起柴楼放火烧之。
而后掘坑将余灰用坛装起并包以茅草,放在坑中埋葬。
有的在垒坟后,堆子周围砌一转石头。
宣威县有的彝家人的祖坟场就是火葬墓群。
也有的在火化之后,将骨烬放入罐中送到岩洞时。
达两种葬法皆属复合式的二次葬,即火葬后再土送到岩洞里。
这两种葬法皆属复合式的二次葬,即火葬后再土葬,或火葬后再岩葬。
在贵州威宁,云南楚雄、武定、弥渡,以及四川雷波等彝族地区,发现了众多的“向天坟”。
据研究,这些各地彝族酋长、土司、贵族的火葬坟场,因坟顶有葫芦形的凹陷向天而得名。
它一般都较高大,兼具古观象台或天文台的作用。
而传统的火葬方式被保留和沿袭得较为完整和原始的,还是大小凉山彝区。
与原始与棺木土葬相比,彝族的这种火葬习俗实在算得上是一种文明、进步的丧葬方式。
明清以后,封建王朝再三下令禁止火葬,汉族民间才普遍推行土葬。
据记载,约在明代中叶以后,彝族才接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逐渐通行棺木土葬。
2、关于土葬。
土葬习俗为明代以后滇、黔及川南一带彝族普遍的葬俗。
一是封建统治区的禁焚所造成,二是彝族地区由土司到百姓吸收汉土葬文化或承袭自身的“白死白埋”的古规。
滇、黔、桂及凉山边缘地区的彝族明清以后逐渐以棺木土葬代替了传统的火葬,即以棺木盛尸,挖墓穴,将棺木深埋土中,并以土丘为标记,垒砌坟冢。
葬地点一般多在山头或森林附近。
葬时,将尸体连同停尸木棺一起置于穴内,埋于土中。
这主要是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但仍保留着自己的一些特点。
土葬和火葬两种葬俗,均为彝历史悠久的普遍意义上的葬俗,数百年来,土葬盛行于云贵,火葬通行于川滇大山凉山,都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根基。
墓前立面碑一通,高3.6米,宽1.3米,碑面刻彝、汉文合壁“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14个字,背面刻奢香夫人生平及历史功绩。
碑前为墓地平台,平台左右,各为9板10柱白石栏杆,平台中为墓前阶梯,分9级而上,阶梯下为第二平台,左右各为18板19柱白石栏杆,中间为第29级阶梯。
栏板前后,刻有彝族图案花纹共54幅浅浮雕,58根立柱为58个虎头圆雕,图纹朴实,造型古雅,集中地反映了彝族古代文化。
第二平台阶梯前,为墓前神道,宽9米,长45米,神道左右各20米处,是仿古建筑耳房.现辟为彝族历史文化陈列室。
神道前为进门古建筑楼厅,楼厅左右两室为民族博物辅助陈列室。
东面耳房后侧为绿化区。
奢香,明代贵州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
洪武十四年,(1381年),奢香承袭贵州宣慰使职,执政水西(今大方、黔西、织金、纳雍一带)。
同年洪武帝“经理南荒”,派明将傅友德、沐英率30万大军,出师云南,征讨元梁王巴匝刺瓦尔密和段政权的残余势力,这时贵州境内的乌撒、芒部等部起兵阻止明军入滇。
奢香以保境保民的大业为重,积极支持明军人滇,促进了明王朝完成统一西南的意图,使贵州免除了战乱的破坏,故朱元璋说:“奢香归附,胜得10万雄兵。
”
彝族死人了哭的话语
感情人间水,流泪不复归。
天涯何处梦,举头断肠悲!确实是,人的一生在无始无终的宇宙天地当中十分短暂,因此要格外珍惜感情。
用一刹那之有情,活出来无限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