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民俗风俗,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来源 网络转载 发布 2024-01-17 20:23苗族民俗风俗目录
苗族有什么风俗呀
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stgw。
。
。
。
。
。
。
。
。
苗族有什么风俗呀
苗族习俗 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诚朴憨厚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古朴的礼仪和传统道德风尚。
尊敬长辈和老人是苗族社会一大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晚辈忌叫长辈的名字,按照辈分称呼问候。
长辈或平辈进屋,年轻人站立迎候,让坐并倒茶敬烟。
长辈在座,晚辈不得高谈阔论,指手划脚。
路遇长者,年轻人主动让路,如长辈肩有重担,便主动帮忙,不得超越前行。
宴会及公共场所,长者先入正席落座。
逢年过节,宴席中的鸡肝、鸡锥必敬席上长者。
济困扶危、互帮互助是苗族又一社会习尚。
农忙季节或建造屋基,谁家有困难,亲朋好友熟人便主动帮忙。
某寨遇上火灾或水灾等重大灾难,邻近村寨自动捐资献物,助其重建家园。
某户家有丧事,全寨不分远近亲疏,全力相助,不计酬劳。
苗族重感情,热情好客。
平时乐于接纳过路客人,并以油茶、酒食相待。
重大年节,每有外户芦笙队进寨,则全村出动迎接,盛情接待。
客人离村,家家户户包午饭,礼送客人出村。
苗族讲礼节、重信誉,主人不能随意从客人面前来回走动,客人亦同样不能失礼。
路遇行人,无论相识与否主动问候。
与人分手,热情道别。
平时上山,遇见柴草、木头、地蜂窝打有草标记号,视为有主,不得乱动。
苗族在新婚喜庆场合有敬酒赠礼之俗,当天酒席结束,主家另设一席,桌上摆着12只碗,桌边停放一箩筐酸鱼、鸡鸭肉,主人端坐桌边,旁边是族兄弟,周围是赴贺亲友,主人先从舅爷、女婿和姑爷开始,然后到其他亲友逐一敬酒。
旧时用硬币,客人将礼金投入酒碗,双手捧给主人,主人略饮一点后便交给旁边的族兄弟,然后回敬客人一碗洒,顺手将酸鱼、肉递过去。
一般送礼一条酸鱼,厚礼敬几条或一篮酸鱼。
现时用纸币,客人将票子拿在手里,待主人喝完才投入碗中,但主人不可能每碗喝完,只示意的喝一点便给旁边的族兄弟代喝。
然后才接礼金,置于桌上。
苗年期间,村与村打芦笙同年时,或节日到邻村做客,青年男子也向主人的姑娘行此礼。
行礼完后,双方坐下来对歌,常常通宵达旦。
男女青年交往有互相送行习惯,途中分手,男的送给女方钱币,女方报以自作的锦带作留念。
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还有吃油茶、吃山泥鳅、吃青菜、婚丧等风俗。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
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还有吃油茶、吃山泥鳅、吃青菜、婚丧等风俗。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
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
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吃:
1、吃油茶。
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
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
2、吃山泥鳅(晰蜴,统称四脚蛇)。
将处理后的山泥鳅加少量米粉,一起腌入坛子内,用来招待贵客。
3、吃青菜。
农历过年喜欢吃青菜,一般不切碎。
穿戴:
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
男,一般老人穿无领斜扣大襟衣,束腰带,穿裤脚,打绑腿。
中年人和青年人,穿开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产的"家机斑衣",妇女服饰另具风格,上身穿无领镶边绣花衣,缀栏插花瓣与其间,下身着镶边、绣花或数纱宽脚裤。
引人注目的女头帕,一般有一丈多长,颜色是青、蓝两种,黑色相间衬花格子有的包丝帕。
住:
1、吊脚楼,吊脚一般2-3屋,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
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
上层为人居住。
2、火炉,形状为方形,高60-70厘米,上面周围用木板盖好,四周用砖、石砌好,中间围成正方形火塘,用来烧火做饭,周围下层为空间,用以关鸡、鸭。
天冷时,主、客人都坐在火炉上,说笑、谈论家事和休息。
火炉上吊有一个不同形状的木架,将种子、茶叶篓、草鞋等挂在上面。
恋爱:
以歌为媒,农历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穿戴整齐,成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对歌恋爱。
情同意合者,便相邀离去,表示恋上了。
平时看牛、放羊也对歌,并赠红。
双方父母同意便结婚,如不同意,还有逃婚的习俗。
结婚:
一般在结婚前一个月,长则半年,就开始哭嫁。
对长辈要一个一个地器,然后再送礼物,改变了许多。
男女结婚时,女方和来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与新郎同床。
三天后,新娘与伴娘一起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
男方有农事需人帮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
待女方怀孕后,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长住期共同生活。
丧事:
老人落气时,要抬到中堂里,坐在正中,备有斗(容器)、凉筛,坐在斗上脚踏凉筛落气。
洗尸,由长教子井里担水,参入桃叶、菖莆叶煮成温水给洗尸,洗过的水(倒入便桶),让其后代每个尝三点,表示吃字不愁,叫"衣饭水",在死者身上围白线,一岁一根,平时掉的牙齿要保存着,殓时放入棺材内,死后头发禁烧。
进棺材时,口含银,手捏茶叶米还要到飞山庙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