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巴族风俗,门巴族结婚有什么习俗
时间: 2024-01-17 15:49 来源 用户推荐门巴族风俗目录
你知道门巴族有哪些礼仪及禁忌吗
门巴族结婚有什么习俗
门巴族风俗
一、传统节日
门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主要有“萨嘎达节”、“佐罗萨布节”和“桑沽节”。这些节日是按门巴族日历来庆祝的。一年四季,按照古老的传统习惯,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节日。除以上节日外,还有“达努节”、“十二抱柴节”、“丰收节”等。这些节日大都在农历二、三月间。节日期间,人们穿上盛装,带上美味佳肴,到野外欢庆歌舞。有的地方还举行隆重的“敬酒神仪式”。
二、饮食文化
门巴族的主食大部分是玉米、青稞。门巴族男子喜欢饮用自酿的青稞酒和甜酒,也爱喝茶。茶是家家必备饮料,一般不喝茶叶泡的茶,而是将一块大茶饼先用锅蒸软,然后切碎,再用竹筒或搪瓷碗冲泡,加盐调味饮用。在出猎和劳动时,还喜欢喝一种用牛奶、羊奶或马奶放在锅里加热,然后加盐和辣椒制成“土巴”,平时多在出猎时或劳动休息时饮用。肉食以牛肉为主,其次是羊肉、鸡肉、狗肉等。兽类内脏和脑子均可食用。
三、婚恋习俗
门巴族的婚姻多为父母包办。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有的青年男女在结婚前要经过说媒、相亲等过程。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彩礼特别重,要送女方一至两头牛、一套衣服、一筒茶叶等。男方到女方家迎亲时,女方要设宴款待亲友和男方送亲的人员,男方要向女方送酒肉等礼物。新郎要在返回新娘家的第二天亲自杀猪、宰牛宴请女方长者和本家族成员。第三天男方再次带上礼物陪同新娘返回男方家。新娘到新郎家后,新郎家要举行盛大的结婚宴会,远亲近邻都要前来祝贺,并要表演喜庆节目,歌舞通宵达旦。在举行婚礼的日子里,新郎新娘不能同居一室,当晚由伴郎伴娘陪宿新房。婚后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住一年,一年后才能正式到夫家生活。有的地方新娘婚后不回娘家住,而是由新郎的母亲或嫂子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回来。在岳母家住一个星期后带回男家。在男女青年成亲之前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在正式举行婚礼前一个月左右,新娘要住在娘家不回夫家,此期间新郎会到女家去探望妻子。在门巴族中还有“一夫多妻”的现象。
四、丧葬习俗
门巴族的葬礼一般分为停尸、招魂、举哀送魂等几个程序。人死后先用白布裹好尸体头脚用白布缠住放在竹楼正面中间柱子的后面地上(有在家中去世的),并用泥封住房门,静候三天停尸期间,家人要一日三次向死者敬食饭和糌粑面汤:还要请巫师念经驱鬼(一般要念七天),超度亡灵;同时还要请杀猪人杀死一头猪祭祀死者招魂之后还要戴孝志哀。人死后还要进行送魂仪式:送魂时要带上一筒茶叶和一桶清水;同时还要用树叶包上糌粑面和一块盐放在死者的枕头上;在死者的脚边放上一些碎木头点燃后撒上一把盐巴以驱赶鬼邪;最后把死者生前用过的糌粑口袋、饭锅和其他一些日用品送到村外并把这些物品全部烧掉(或丢到河里)。门巴族的葬礼非常简单、朴素,有“生前厚养,死后薄葬”的传统观念:老人去世后要把他们生前穿的衣服脱下来洗净晒干后捆成一束放在死者枕边;在出殡前还要把尸体裹好放在尸架上停放三天左右再行土葬或火葬:土葬只限成年男女,小孩和青年多用火葬骨灰随意处理掉就行了。
五、服饰装扮
门巴族妇女喜穿一种无领的长袍“色玛”(意为裙子),里面穿一种叫“喷尔帕”(意为围裙)的紧身上衣。衣服的颜色多为红、黄、绿、蓝等鲜艳的颜色。衣料多为绸缎等丝织品。男子穿藏式的长袍“冈赤”(意为长衫),外面套一件“楚瓦”(意为长坎肩),一般用深色的绸缎或毛呢制成;腰间束一条腰带,有的还围上一块“邦赤”(意为围裙)。头戴帽子,脚穿长筒靴。帽子的质地不一,有呢绒、绸缎或布制的,也有用斢呢(一种野生植物纤维)或羊毛编织的。门巴族男子还喜欢在腰带上佩挂一柄腰刀,既是劳动的用具,又可作为防身的武器。
六、居住习惯
门巴族多居用木料和茅草搭成的简陋小屋,屋内一般无家具陈设。门巴族住房一般为两层:底层是木柱支撑的平台,可防止野兽进入;上层住人。木楼的四壁和隔墙都是用薪材垒成的。在居室内供奉祖先的灵位。信仰苯教或藏传佛教,因此在房屋内供奉着苯教的泥塑神像和佛像以及神柜、神台等供具。在门巴族聚居区一般每村一户大房子(大仓库),由全村各户合资修建,用来储存全村人的粮食和杂物;还有一栋全村共有的宰房(屠宰场),用来宰杀祭祀用的牲畜。
七、劳动生产
门巴族地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玉米、荞麦、鸡爪谷等。采集和渔猎也是门巴族人补充粮食不足的主要方式。蔬菜种植也日渐发展起来:多从事纺织、竹编等家庭手工业。编织的毛呢花色美观大方,是门巴族独特的工艺品。在林芝地区的墨脱县和察隅县境内的部分门巴族还善于打铁、制造竹器、酿造和加工蜜糖等。
你知道门巴族有哪些礼仪及禁忌吗
朋友,你去西藏可别忘了去拜访门巴族。
门巴族人向来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当你登门拜访,家里人会亲自上前喜迎,给你铺上花垫或皮垫请客就座,你就坐后,男主人陪你,女主人敬酒,你不论会喝不会喝,都不能拒绝,即使不会喝或不想喝,也必须多少沾一点,否则,会被认为失礼。
另外,门巴族的风俗规定,主人不能在客人面前走动,要从客人身后绕行;晚上客人未睡时,主人不能先睡。
家里杀了牛,要向亲友及同村各家送一点牛肉,收到牛肉的人家要回敬一竹筒酒,并与主人共饮;有人出远门或归来,亲友都要送酒去,以示欢送或欢迎。
家里有人出远门,当天不能扫地;出猎的第三天,家里不能煮酒,个人不得进屋;如果门口压有带刺的树枝,表示家有病人,忌外人来访;客人吃饭时不要吃光喝尽,必须让主人家的锅里、碗里都剩一些食物。
门巴族结婚有什么习俗
门巴族的婚姻恋爱自由,多为一夫一妻制,成婚仪式颇具戏剧性,饶有兴趣。
结婚之日,清晨新娘梳妆打扮好,由父母、兄弟姐妹及姑舅等亲属押着前往夫家,行前新娘依恋不舍地对父母表白,二老把我养大却要离开双亲,实在对不起。
娘家一般要送女儿手镯、戒指、头饰、腰带等作为陪嫁,有时还带上一两件劳动工具。
新郎一方则早已请媒人带上几个机灵善说的人在路上等候迎亲,他们拿着竹筒酒,途中请新娘喝三次。
到达新郎家进屋坐定,摆上酒肉、油饼盛情待客。
新娘的舅舅最受尊重,他代表父方说话,这时他挑起毛病来,酒酿得不好啦,肉薄厚大小不匀啦,并质问:是我女儿哪点长得不好吗……每讲一句就用拳头使劲击一下桌子,装作气急败坏的样子。
于是新郎家连连陪礼,赶紧献上哈达,重新添酒加菜,直到新娘的舅舅点头满意。
其实这种戏剧性的挑剔,目的是考验男方的诚意。
酒至半酣,众人即兴唱歌起舞,尽情欢乐,通宵达旦。
富裕一些的人家婚礼往往持续三、四天。
这对于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来说,也是互相交往和谈情说爱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