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西藏文化风俗信奉朵玛,密宗的朵玛是什么意思

西藏文化风俗信仰朵玛,密宗的朵玛是什么意思

来源 用户推荐 发布:2024-01-06 01:16

西藏文化风俗信仰朵玛目录

西藏文化风俗信仰朵玛

密宗的朵玛是什么意思

西藏习俗&信仰

西藏特色食品“朵玛”,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

西藏文化风俗信仰朵玛

朵玛是藏族地区(包括四川、云南)的一种酥油花佛像雕塑艺术。

在西藏,每逢重大节日或举办盛大庆典时,人们便会在广场或寺庙里搭起大型的“朵玛”艺摊,表演制作“朵玛”和酥油花。这种活动既体现了藏族人民的信仰,又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娱乐生活。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西藏文化风俗信仰朵玛的信息,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宗教部门或者文化机构。

密宗的朵玛是什么意思

朵玛是藏语音译,意为"食子",由糌粑捏成用以供祭祀的食品。

朵玛和酥油花也被其他的教派广泛用来做供品并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

我们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

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雍仲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遗俗。

史书记载

辛饶弥沃创建了雍仲本教后改变了很多原始的信仰方式,包括改变了杀生祭神等等,而采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彩线花盘的形式来代替原始本教中要杀生祭祀的动物,减少了杀戮。

这就是朵玛和酥油花的最初起源。

据《朵堆》等典籍记载,象雄辛饶弥沃祖师对过去原始本教进行了许多变革,创建雍仲本教,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

辛饶弥沃祖师首先创造了象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

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

公元7世纪,兼并统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强盛的,西藏正史开始书写。

而近几年考古发现纷纷证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1]

据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象雄古国(事实上是部落联盟),史称羌同、;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

《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记载,根据军队的比例,象雄人口应不低于1000万。

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彻底征服象雄古国。

此后,象雄文化渐渐消失。

西藏本土古老佛教本教的文献被专家称为"象雄密码"。

《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自聂赤赞普至墀杰脱赞之间凡二十六代,均以本教护持国政。

"而当时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于本教经书典籍的书写。

[1]

供神祭祀的食品

朵玛在藏传佛教的宗教活动中,朵玛用途颇广,在供品中必不可少,还可作施食和驱魔武器之用。

一般分供施用的朵玛为三份,一份上供诸佛菩萨,一份中献十方护法,一份下施六道众生和邪魔厉鬼。

在驱逐妖魔鬼怪时专门作为武器抛掷的食子,叫驱魔朵玛。

西藏习俗&信仰

是的,这个是西藏特有的朝圣习俗。

你说的这个叫等身拜,在西藏民间叫法是磕长头。

正确的拜法是:向前行走3步,双手举过头顶,合十,再分开不放下,仍举于头顶,然后膝盖着地,再全身拜伏于地《身体全部贴在地面》,双手在贴地时转于胸前,用手掌贴住地面,一直向前伸过头顶,再合十,用额头点下地面,然后起身,如此循环。

什么时候,人们会选择等身拜: 从自己的家乡去往心中的圣地《如拉萨的布达拉宫,da昭寺等》朝圣,那么就会从家乡出发开始,一路拜到拉萨,白天磕长头,晚上走到哪里就搭上帐篷,几乎风餐露宿。

最长的朝拜有一年多才到拉萨的,这个并不是节日才有的习惯。

西藏特色食品“朵玛”,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

朵玛是藏语音译,意思是食子,主要原料是,青稞面做糌粑捏成,用来供养祭祀的食品。

朵玛和酥油花是藏区的一大特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