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什么重要风俗,河南民风民俗
参考 知识库 时间:2024-03-12河南有什么重要风俗目录
河南有哪些民俗?
河南民风民俗
河南有哪些民俗民风
1. 十二生肖文化。
。
河南是中国的九个“龙”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龙文化传统。十二生肖文化是河南重要的风俗之一,每逢农历新年,人们会在家中摆放十二生肖的雕塑或图案,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吉祥。
。
2. 豫剧表演。
。
豫剧是河南地区的传统剧种之一,以其精湛的唱腔、舞蹈和表演艺术而著名。豫剧表演通常在各种节日和庆典活动中展示,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
3. 火车头跑。
。
火车头跑是河南省许昌市的传统活动之一,已有百余年历史。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人们会在许昌市郊区组织火车头跑活动,参与者穿着各种奇装异服,在跑步过程中表演各种滑稽搞笑的动作和表情。
。
4. 火把节。
。
火把节是河南省洛阳市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节日当晚,人们手持火把在街头巷尾游行,燃放烟花爆竹,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祈愿。
。
5. 龙舞表演。
。
龙舞是河南地区的传统表演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龙舞表演通常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展示,表达人们对新年和祖先的敬意和祈愿。"。
河南有哪些民俗?
河南的风俗基本 都一样 如下: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
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 煎饼是龙王的胎衣。
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
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
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
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
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
然后把七张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内,挂在椿树上。
这天晚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蓝子。
这种举动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
七月七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七个姑娘闭着眼睛,在竹蓝内各摸一个大饺子。
谁摸出的饺子内包有针、剪刀等东西,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在豫北沁阳、孟县等地,现在还流传有“七夕”对歌的习俗。
每到“七夕”这天,当地的少女们按村子,或按乡、县组成小组,每组七人,也可为九人、十一人,以单为巧数。
民间讲究对歌人的数量,俗语有“当单不当对,当对拙一辈”。
人们把对歌小组分成单数,都是为了能够获“巧”,希望本村的对歌组能够取胜。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
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在豫北林县等地,七月十五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然后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
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
晚上,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
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
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
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
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
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
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
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
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
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
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
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
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
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
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
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
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
在豫东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
特别是农村,更为重视。
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
这时, 麦子刚刚打下不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
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 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枣山(馍的一种)和桃、李等五种瓜果,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 斗上贴红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之后,人们 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做成的“杂烩菜”。
大人们在麦场里猜 拳行令,孩子们边吃边耍,十分尽兴。
河南民风民俗
河南三门峡市的"百佛顶灯"
三门峡湖滨区向阳村的“百佛顶灯”为三门峡黄河风情表演中的一个绝活。
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头顶碗灯、手摇芭蕉扇、走着梅花步表演民间绝技。
“百佛顶灯”以高、难、险著称,主要靠眼力、颈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究一个“稳”字。
那虔诚、滑稽的神态足以让人感觉到“佛光无边”。
相传,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位于长安、洛阳之间的陕州早受到影响,一时间寺院林立。
有一位高僧奉旨到京都(洛阳)讲经,途经陕州,各寺主持、方丈闻讯跪道迎留讲经。
因其学问广博,使听者如醉如痴,当京都复旨催促,众人才知误了大事,连夜送高僧入京。
时值正月,各寺僧众百余人,手持灯笼,隆重送别,引来不少群众围观。
佛教有一规矩,即见俗人便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可众僧手提灯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止步不行。
为难之机,机灵和尚,从灯笼中取出灯碗来,放在头上顶着,既能照明,又能腾出手来,高僧便口颂:“善哉!善哉!”众皆效之。
后来每逢正月,陕州城众僧人便顶着碗灯,在城内讲经数夜,招徕听众,光大佛门。
久而久之,顶灯便在陕州城流传下来。
“百佛顶灯”在元宵节前后表演,供群众观赏。
淮阳盛大隆重的太昊陵庙会
太昊伏羲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他的陵墓位于淮县城北1.5公里。
据考,太昊伏羲陵始建于春秋,汉代曾在陵前建祠。
唐、宋两代帝王都曾下诏扩建陵园,祭祀太昊伏羲。
现存太昊伏羲陵为明正统十三年所建,后经明、清两代多次增建修葺。
河南有哪些民俗民风
百家衣和百家饭: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一百个家庭贡献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
布块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讲究,但以蓝色为最好。
因 "蓝"谐音"拦",只要有蓝色的布块,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民间保佐婴儿成长的风俗除穿百家衣之外,还有给孩子吃百家饭的习惯。
凡是对孩子比较溺爱的人家,农历正月初一那天,爷爷抱着未满周岁的的孙子,佯装乞丐模样,手执破碗,沿街乞讨。
乞饭的人家以100家为宜。
他们将讨来的馍、菜、米烩在一起,煮成稀饭,让孩子吃下。
据说这样孩子就可受到百家的庇护,免除灾难。
红鸡蛋报喜:中原的一些地区,婴儿出生以后,婴儿的父亲会迫不急待地将喜讯告诉孩子的姥姥,此称报喜。
报喜时要带上礼品,这些礼品也是报喜的信息标志。
报喜时常带红鸡蛋。
谁家生了小孩,就要把煮熟的鸡蛋涂上红色。
闹洞房,通常进行的活动有咬苹果、咬喜糖、走独木桥、夫唱妇随等。
龙抬头节,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民间认为,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或“青龙节”。
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众多的食俗活动中,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
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
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中岳庙会,每春季农历三月初十和秋季十月初,会期长达10天 。
庙会主题是流行在当地的一种求子习俗,人们俗称为"拴娃娃"。
凡婚后不孕的妇女,大多都要在庙会期间参加这项活动。
河南三门峡市的"百佛顶灯" ,在元宵节前后表演。
淮阳盛大隆重的太昊陵庙会 ,每年自农历一月二日始,至三月三日止,会期一个月.
盘古庙会,每年三月。
当地祭奉盘古的主要目的不外乎是祈雨、求子、保平安。
传说中盘古爷有行三场私雨的权利。
所以,百姓需要雨水的时候,只要向盘古乞求,盘古就能满足人们的心愿。
当地山民中还有一种说法,盘古爷爱干净,三月三庙会以后下一场洗山雨,冲冲人们留在山上的污秽。
庙会期间人们之所以向盘古求子,也是因为盘古爷盘古奶捏泥人繁衍了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