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东莞有什么风俗,怎样简朴介绍东莞习俗

东莞有什么风俗,怎样简单介绍东莞习俗

来源 未知 时间 2024-03-10 23:48:19

东莞有什么风俗目录

广东东莞风俗介绍是什么呢?

怎样简单介绍东莞习俗

东莞春节习俗

作为中国南方的城市,东莞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以下列举几个:。

1. 爱喝早茶:早茶是东莞人的传统美食,许多人喜欢在早上去茶楼或茶餐厅享用一份丰盛的早茶。

2. 重视家庭:东莞人家庭观念很强,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交圈子,人们经常会在家里聚会、吃饭、唱歌。

3. 珠江三角洲文化:东莞的文化受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特别是广州和香港的文化,这也体现在东莞的饮食、建筑、服装等方面。

4. 崇尚劳动:东莞是一个工业城市,人们崇尚劳动是很普遍的,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工厂打工或创业。

5. 爱玩麻将:麻将是东莞人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许多人爱聚在一起打麻将,这也成为了东莞的一种文化现象。"。

广东东莞风俗介绍是什么呢?

广东东莞风俗介绍:

1、东莞卖身节

卖身节相传始于明朝年间,每年二月初二开耕节,没有土地的农民自发来到东坑找雇主,茶摊、食挡、小农具、日常用品、农贸物资、杂物随之而设,形成了卖身节。

解放后成为集工商、农贸、文化、娱乐、民俗于一体的民众节日。

近年,由镇政府推广,成为东莞市独有,最具民俗特色、最具影响力的节日。

2、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东莞最热闹的景致。

每年,东莞市水乡各镇区都有自己一个龙舟节目。

东莞的龙舟队曾多次在香港、澳门、加拿大、新加坡及本地举行的国际中都夺得金杯。

还获得中留龙舟协会授予的“龙舟之乡”称号,在东莞市,龙舟竞渡早已发展成为一项群众踊跃参与的大型体育活动了。

3、东莞荔枝节

每年蝉鸣荔熟的季节,荔枝产区都举办各种形式的荔枝节、荔枝品尝会等活动,成为招商引资、联络乡情的盛会。

各大旅行社也纷纷组织以啖荔枝为主题旅游观光专线,使城市人亲临果林、亲摘荔枝、亲尝佳果,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4、横沥牛墟

横沥牛墟有400年悠久的历史,是广东省三大牛只交易市场之一。

伴随牛行的发展,集结了一批能熟练评估牛只价值,熟悉牛生意秘诀的“牛经纪”。

5、春节游黄旗

黄旗山俗称黄岭,海拔185米,是东莞市区内最主要的山峰,故又称主山。

宋代建有黄旗古庙,黄岭道院等多处古迹,是人们朝拜、朝圣的山,所以又称朝山、。

自古以来,东莞人就有到黄旗山朝圣的风俗。

每年春节,人们扶老携幼,结伴而行,纷纷登山踏青。

山下庙会如市。

妇女们到黄旗古庙拜,祈望观音送子,到黄岭道院拜三清宫主,越传越广,甚至邻县的人也慕名而来。

怎样简单介绍东莞习俗

东莞过节主要活动有:

1、年末买年货;

2、买年花年桔,挂利是插年花;

3、做糕点炸油角,贴对联;

4、年三十凌晨去附近的庙宇(如,黄旗山)上头柱香;

5、年初几成家外出寺庙烧香拜佛兼郊游;

6、放爆竹烟花迎新年。

......

东莞春节习俗

谢灶、团年、卖懒、开年、舞狮、开灯等。

1、谢灶:传统春节定义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

每年小年夜,各家皆以三牲、茶、酒、白饭、片糖、寿桃、油豆腐等祀奉,另有灶君衣一套,烧给灶君更换,以谢它一年来司灶的辛勤劳苦。

2、团年:团年就是全家团聚过年的意思,离乡游子,非迫不得已,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来。

每年十二月底必举行一次,是日无论贫富,必以三牲、酒、汤丸、茨菇、寿桃、油豆腐等,祀神及祖先,祀毕除将三牲及汤丸剩少许外,其余的将来给家人父子聚餐,全家团桌而坐,欢叙天伦,共进晚餐,俗称团年。

3、卖懒:《东莞市莞城志》记载“卖懒歌”:卖懒仔,卖懒儿,卖到广西王大姨,今日齐齐来卖懒,听朝清早做新年。

在以前,小孩子总是会提着红灯笼出街去卖懒,以求在新的一年里面勤勤奋奋,不断进取。

除夕上灯后,给每个小孩一个红鸡蛋,点着一炷香,让他提着灯笼去卖懒。

4、开年:正月初二“开年”,这天是探外家日,在中午的时候以三牲(亦有用鲤鱼的)等祀奉神及祖先,祀毕,以鸡或鹅、猪肉、年具中上的人家以八盒或六盒等物往母家及契家处探年。

俗语说:“五月初五,年初二,无定寻钩挂盒箩。

”即指出嫁女探年,探节时,所送的年具,及探节的粉果之多而说的。

5、舞狮: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

而广东多数会“醒狮”,在黄江、清溪、樟木头、石排、横沥、厚街等镇街,舞麒麟也是比较普遍的。

但是相对于以往来说,大规模的醒狮巡演已经不多了。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据说,麒麟与凤凰、龟、龙并称“四灵”,并居四灵之首。

人们视麒麟为吉祥物,在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就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幸运,故有“麒麟吉祥”之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