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壮族有什么节日风俗,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有什么节日风俗,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时间2024-03-10 07:36:14 参考 共享网站

壮族有什么节日风俗目录

壮族有哪些传统又特别的节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 三月三节:壮族传统节日,也是壮族的“情人节”,各地壮族男女会在这一天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2. 双十节:壮族的国庆节,也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各地壮族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3. 壮族新年:壮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到初七举行,各家各户都会进行春节的传统活动,如贴春联、放烟花等。

4. 摆手节:壮族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人们会在这一天摆起手来祈求平安和丰收。

5. 壮族婚俗:婚礼是壮族人生中的重要仪式,婚礼一般要进行三天三夜,期间有许多传统的仪式和习俗。"。

壮族有哪些传统又特别的节日?

壮族盛大节日简介

1、春节

是最降重的节日。

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

子薯做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祭品。

孩子们则燃放鞭炮。

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

青年们举行歌圩或舞狮、打舂堂,听壮戏,等等。

文娱活动五彩缤纷,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2、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

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

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

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

3、陇端节

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

“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

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

4、吃立节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

“吃立”壮语意为“欢庆”。

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5、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

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

6、三月三

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

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

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

7、牛魂节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牛魂节,又叫做脱轭节。

在壮人的意识里牛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凡间的一般牲口。

每年四月初八,牛魔王便从天上下到凡间,保佑牛手手腊不瘟死因为是给牛过节,这一天人和牛都停止劳动。

扩展资料

壮族人们还曾经多次和各族人民一起奋起反击交趾(后称安南)封建统治者和倭寇的武装侵略,担负起了保卫祖国边疆神圣领土的重任。

11世纪初期,交趾(今越南)在李朝的统治下逐步强大起来,并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乘北宋王朝忙于抵御北方的辽朝和西夏而无暇南顾之机,摆脱宋朝的控制,频频侵掠我左右江侬峒、黄峒地区和钦、廉沿海地区。

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国王李乾德命其辅国太尉李常杰率10万大军大举入侵广西,水路攻陷钦州、廉州,陆路连陷永平、太平两寨,农历十二月,合兵进犯邕州城(今南宁市)。

邕州知州苏缄急调附近各族土兵和汉兵入城固守抗敌,终因寡不敌众,坚守42天而城破。

当时,广西左右江溪峒壮丁及壮、瑶族人民,纷纷起来阻击交趾侵略者,截其毕滑后路。

不久,宋王朝援兵来到。

在官兵、土兵及壮、汉各族人民的协同奋战下,终于打败了交趾侵略者,胜利地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

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壮族,旧称僮(zhuàng)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在我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节日,壮族也不例外,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

“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是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

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

“三月三”有定期聚会唱歌的传统,而且唱歌的地点也比较固定,这种集体唱歌的特定场所叫“歌圩”。

每到三月处三,远近几十里内的男女老少,都盛装汇集于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欢节。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

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

传说牛王原来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帮助人们耕作。

人们感激他的功劳,便在其诞辰祭祀牛魂。

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并修整牛栏,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节”,又称“鬼节”、“敬祖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

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过去这个节日忌讳用鸡作祭品,只能用鸭或鹅祭祀,尤以鸭为主,这个节日甚至因此也被称为“鸭儿节”),蒸糕做馍,并用彩色纸裁成四季衣裤,以备祭祀之用。

白天在家祭祀祖先之后,入夜还要到山角河边,进行野祭,燃香点烛,焚烧纸衣,祈求野鬼别来作祟。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壮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升桐最为隆重,除此之外还有中元节、陀螺节、吵渣坦陇端节、壮年等节日,还有个别壮族地区自己发展起来的节日如吃立节、娅拜节。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国内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梁迅州等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